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游戏图、电脑课件、题卡。

学生准备:胶水。

四、课堂实录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知道老师站在你们的什么位置吗?老师的后面是什么?

同学们能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分别是什么吗?

“前后”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位置关系,大家学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知识,学习之前,老师请大家来听个小故事。

(二)自主探索,合作解决

1.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

电脑演示动画故事:

屏幕上出现小鸟图片,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朋友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

屏幕上出现老树,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

小鸟又说: “是啊。我们各自应该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

( 设计意图 创设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提出的生活问题出发,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那么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

(1)现在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与前面同样的图,

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哪组安排得又快又合理。

(2)学生4人一组交流合作:把3只小动物的图片,合理地安排在各层房间里,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

(3)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4)学生汇报反馈小组内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

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 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

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

③其他。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的方式多种:奖给发言的学生一朵红花;奖给小组成员每人一朵红花;为安排房间合理的小组鼓鼓掌……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分析思考,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从中确定出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对教材进行了创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生活常识,判断小动物们各住哪一层最合理,再利用现有资源自己动手、团结协作,共同来安排房间,解决问题,发现上下这一位置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2?深入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突破教学难点。

(1)同学们看图,现在3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能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这种位置关系来说吗?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一种位置关系呢?

现在请同桌之间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关系。

学生反馈的结果可能有:

①小鸟在上面。②小松鼠在上面。③小松鼠在下面。④其他。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评价要用鼓励性的语言。)

( 设计意图 “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对学生而言,在理解认识和语言描述上都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此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初步理解认识的环节,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己的体验描述小动物的位置关系,初步感悟“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①指名说。②同桌互说。

贴: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

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4)学生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可能回答:因为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

(5)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经历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使“上下”这一概念真正纳入到学生自己的认知系统中。)

3?举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上下”位置关系相对性的理解。

看来,同学们对“上下”的位置关系理解得不错,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其实咱们身边有许多关于“上下”位置关系的问题,请你选几样自己喜欢的东西,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2)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说)

学生观察反馈的结果可能是:

①书在桌子的上面,桌子在书的下面。

②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③橡皮在铅笔盒的上面,铅笔盒在桌子的上面,桌子在铅笔盒的下面。

④其他。

(在学生充分运用“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正确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再创造的愿望。)

( 设计意图 该片段的设计力图体现“数学知识的教学要与学生现实密切联系”的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再创造”,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实践应用

1?运用新知解决疑问。

(1)看图提问解答。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学也带着他喜欢的东西来到了课堂上。

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脑演示:书柜图。

①这是什么呀?书柜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小狗、小镜子)

②看到这幅图,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问题。

学生四人合作:一生问,余生答。

③汇报。

(让学生根据书柜图中的现实情境,加深理解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会用有序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形式可以是:一生问,余生答。如果学生表达得不是很有条理,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有序地表达。)

(2)听要求写答案。

老师发现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问题提的、答的都非常好。现在老师有一道题想请你们做一做,行吗?(电脑配音显示: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会做吗?打开教科书第59页,每个数字只写两个。请看答案,你做对了吗?

(同桌互对答案。)

2.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1)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

(2)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指五官。

(3)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师配乐示范说)

(4)请学生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

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

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

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

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

( 设计意图 优美的音乐,朗朗上口的儿歌,灵活的动作让数学变枯燥为乐趣,放松学生的心理,真正让学生“玩中学,学中悟”。)

3?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1)看图说位置关系。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去过南方吗?没去过南方的同学别遗憾,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南方的风景画。这幅画美吗?美在哪儿?对!小桥、流水、小船、人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结合图说一句话吗?

(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美景图,让学生深刻理解“上下”

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可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有序地描述。)

学生观察反馈的结果可能是:

①人在桥的上面,桥在人的下面。

②河水在人的下面,小船在桥的下面。

③其他。

(2)数学游戏:分房子。

在大连也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瞧!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又为小动物们盖了一座新房,管理员叔叔正准备把房子分给四只小动物,可是小动物各有各的想法,你们能帮小动物按照它们的想法住进新房吗?

大象说它太重了,想住在最下面的房间;小猫说它想住在最上面的房间;小兔说它想住在小猫的下面和小狗的上面,小狗说它想住在大象的上面。同学们,请你帮它们安排好房间好吗?

(可让学生自己根据小动物们的要求安排房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再在全班交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运用“上下”的位置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小结:由于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小动物们都高兴地住进了新家。

它们夸你们真是一群热心助人的好孩子!

4?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聪明屋。

老师带你们到聪明屋去看看,今天它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样的难题?

有三个小女孩分别叫小红、小兰、小英,她们住在同一座楼里,小红住在小英的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请你猜猜看小兰住在哪儿?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写有三个小朋友名字的卡片, 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看小兰到底住在哪层楼?

学生根据题意讨论,按楼层摆卡片。

全班交流反馈。

(2)正反口令游戏。

①听老师口令,学生指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上”。

②听老师口令,指相反的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下”。

( 设计意图 “分房子”“聪明屋”和“正反口令”等丰富多样的分层次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充分体现“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和累。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学会。)

(四)全课总结

谁来说说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刚才做游戏的时候,同学们反应真快!可我发现有的同学没指清楚左右,没关系,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种新的位置关系!

( 设计意图 悬念的创设,不仅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而且为下节课学习左右的位置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案例点评

“上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可以很好地体现《标准》的理念,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学习身边的数学,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紧紧围绕《标准》的理念,设计这一节课。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节课教师始终不忘创设故事情境或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师首先创设了“帮助小动物合理安排房间”的故事情境,通过学生动手亲自摆一摆,初步感知上下的位置关系。教师在学生动手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明确小动物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上”“下”来表述。紧接着教师通过形象的追问“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引发学生争论,巧妙地让学生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关系,体现了教师较强的驾驭教材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律动时所用的儿歌以及练习题的故事情境设计等都紧紧围绕知识点进行,既巩固了知识,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体味了数学。

2.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在身边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教师不局限于课本,让学生利用身边自己喜欢的事物,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应用数学。

3?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利用声、形、象等创设优美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动画,教师适时、恰当的追问,动手、动口的游戏……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有趣的数学王国,学生的思维在此自由畅想。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

4?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不强,教师有意在较复杂的问题上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合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点评人:刘凤英(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五四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