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结块症简介:

胃结块症(bezoar of stomach)指由于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胃石,并影响消化功能。

部位:腹部

科室:小儿科

症状:上腹弥漫性压痛、胃痛、腹胀、上腹弥漫性压痛、胃痛、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便血

检查项目:血清钠(Na+,Na)、一般摄片检查、纤维胃镜检查、 血清钠(Na+,Na)、一般摄片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腹部血管超声检查

相关疾病:小网膜囊疝、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

小儿胃结块症原因:

一、发病原因

胃石有2种,即植物球和毛发球。植物球是由食入的各种植物种子和纤维素混合构成的。食生柿或黑枣易形成植物球,因生柿和黑枣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胃酸作用可变成一种黏稠的胶样物,与食入的过多的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而成。毛发球是由长短不一的毛发和植物纤维等构成的,其颜色呈暗绿色或黑色,质坚硬,有恶臭。此病在个别有咬嚼和咽下头发习惯的女孩易发生。

二、发病机制

小儿在空腹情况下,吞食大量黑枣或柿子。因其含有鞣酸及树胶、果胶等成分,未成熟柿子中含量可达25%,在胃酸作用下,可凝固沉淀而形成结块。鞣酸蛋白、树胶、果胶把柿皮、柿核、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在胃内形成胃石。除此之外,吞咽毛发、进食山楂、草莓、生鸡蛋、红豆皮亦有形成胃石的报道。长期服用钙剂及中药丸也可形成胃石,新生儿由于喂养含酪蛋白较多的奶粉,有胃粪石的报道。但改用配方奶后已很少见。胃石在胃内形成后,可与食物残渣积聚,愈积愈大,形成巨大团块,对胃长期刺激可造成消化不良,或引起溃疡,或梗阻。

小儿胃结块症症状:

胃石症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胃石的种类及其所在位置及有无并发症。

植物性胃石症病儿多有于近日或发病前几小时空腹一次吞食大量黑枣、柿子、山楂等历史。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可有恶心、呕吐,阵发性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便秘等。少数病儿以腹部肿块就诊。查体时可在上腹部触到形状不规整质地坚硬的肿块,可活动,有轻压痛。

毛发性胃石症病儿有咬嚼自己头发的病史,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为偶然发现胃内异物。晚期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或有胀满,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石长期刺激胃黏膜可发生溃疡,出现溃疡病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呕血或便血,甚至穿孔发生腹膜炎。病程长者则出现消瘦、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在上腹部能触到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硬的可活动性肿块,无压痛或仅有轻压痛。巨大胃石可导致幽门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梗阻。另外,这些病儿前额部位往往毛发稀疏。

大量进食柿子后几小时出现症状,上腹不适或疼痛,进食后加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水样或黏液及食物残渣,量不多,可有咖啡样物,但不会有大量呕血。出血原因为柿石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或胃溃疡所致。还可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反酸、烧心等症状。

体检约有1/3患者在上腹可触及肿块,有上腹弥漫性压痛。胃石(如巨大发团)堵住幽门,可有幽门梗阻的表现,胃石压迫胃壁,使其坏死穿孔;排入肠道可引起肠梗阻。

小儿胃结块症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有咬嚼自己头发的病史,或吞食大量黑枣、柿子的病史,对诊断很有价值。钡餐X线检查可见胃内有巨大的充盈缺损区,推之能移动;腹部B超检查可发现巨大强反射光团,均有助于诊断。

纤维内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到胃石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并可将植物性胃石捣碎,以利排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秋季,有进食柿子、黑枣等病史,有典型症状,借助X线、B超、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鉴别:

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等鉴别,与胃溃疡穿孔和其他原因肠梗阻鉴别。

小儿胃结块症并发症:

长期影响食欲,呕吐可并发贫血、营养障碍;可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梗阻,结石排入肠道引起肠梗阻;肠梗阻时可至水、电解质紊乱,出现碱中毒或酸中毒;甚至胃穿孔引起腹膜炎等。

小儿胃结块症治疗:

西医治疗

1.内科治疗

(1)用2%~5%碳酸氢钠反复洗胃或口服10%碳酸氢钠,10ml,3次/d。

(2)中药治疗。

(3)胃镜活检钳或圈套器、网篮碎石并将胃石取出。

(4)胃镜下激光碎石治疗。

2.外科治疗

如胃石很大,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或有幽门梗阻或穿孔时,特别是胃内发团由于毛发与胃石块裹绕,不易用药消散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小儿胃结块症预防:

加强预防宣传教育,避免在空腹情况下,吞食大量黑枣或柿子,避免吞咽毛发、生鸡蛋等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