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确定位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第二单元第1课时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对物体在方向上、平面上的位置的描述方式有了直观认识,已经具有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初步经验,这为本节课对类似于“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作好了经验铺路、思路铺引和情感铺垫。考虑到学生对于位置的感觉生活经验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新旧知识连接点时间跨度较大,学生抽象意识、空间观念相对较弱,把生活中的直观认识抽象成数学模型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获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探索用抽象的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抽象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认真观察、勇于探索的数学活动兴趣。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拟借助于多媒体直观化、形象化的优势辅助教学,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中挖掘资源,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鲜活的情境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生生互动自然、和谐;适时穿插一些互动性游戏,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节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格子图,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参加数学活动,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为此,我将围绕如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课前游戏,温故热身

根据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课前2分钟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互动功能,出示电脑游戏“宠物连连看” ,师生共同游戏,要求学生说一说相连的两个宠物分别在什么位置:第几排第几个呢?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课前的游戏互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新知作好经验上和情智上的准备。同时这一热身活动,作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密切了数学文本与生活资源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伊始,我抓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引入新课内容。

课件出示卡通人物形象图片墙,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看过不少动画片吧,而且都是在喜欢的动画形象陪伴下慢慢成长起来,请你从这面卡通人物形象图片墙上,找出你心中印象最深的卡通人物,并说一说它的位置。在学生的交流中师借助于课件演示,从图片墙上抽象出列与行,让学生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由此引出列和行的学习。

我的设计意图是:由课前的动态游戏到课始的静态图片展示情境,其目的就是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展示搭建一个个性化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逐渐由原始的“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过渡到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作好铺垫。

三、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主要依托教材中的主题图,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安排三个学习活动。

活动1,让学生结合主题图,自学课本内容。让学生根据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场景,“小军坐在第4排第3个”或“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的不同描述方式,促使学生迫切产生探究“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的愿望。在个人自学与小组合作交流中,再次明确什么叫列?什么叫行?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活动2,在学生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任意在主题图上点几个点,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位置。提出问题:你能用简洁的方法表示出第4列第3行吗?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师生共同交流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活动3,结合学生在教室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确定自己在教室里所坐的位置,同桌之间或前后之间进行交流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规律:同一列上的物体,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是相同的;同一行上的物体,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字是相同的。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三个学习活动的操作,让学生经历“具体经验—抽象认知—建构概念”的过程。有层次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渐引向深处,在经历研究的过程中感悟“数对”表示位置的便捷,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四、反馈提高,积累经验

在练习反馈中,我主要采用学生独立完成与小组交流,再集体订正的方式进行,通过练习丰富学生对新知的认识,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环节。

(1)教材练习三的第2题,第3题。交流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新发现?

(2)小游戏:①精彩在其中。设计一个表格写上相应的文字,师先出示几个数对让生找出对应的文字连起来读一读(如:今天很开心等);再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文字写一句话并用数对表示出来,与同桌进行交流。

②礼物送给谁?提出问题:老师带来的礼物准备送给位置是(4,X)的同学,会是谁?(Y,4)呢?位置是(X,X)是不是全班呢?全班的任意一个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3)知识链接:阅读课本第17页“你知道吗?”

课件讲述故事:《笛卡尔与坐标系》

(4)走进生活:数对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我的设计意图是:这个环节的练习安排我注重体现基础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在巩固本课新知的同时,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反馈提高中不仅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且也享受经历获取知识过程的愉悦。

五、课堂总结

回顾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评价?你认为在用数对确定位置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以上是我对《确定位置》第1课时教学的说明,通过教学设计也给我带来许多思考,教学流程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恳请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