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例研讨

(一)执教者言

我想谈三个问题:

1、文言文阅读课要体现出“读”――学生的读。这节课学生有三次“读”,每次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读准字音,宏观理解,品读鉴赏,只有让学生“读”,学生才能真正品尝到耕耘的辛苦与收获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于课堂教学的层次。有人可能会说,你这节课层次感不强,为什么不先解决字词、扫清文字障碍,再进行深层阅读呢?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具体程序有时不可“预设”。很多老师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按照预定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课堂往往发“死”,学生就像教师手中的棋子,很被动地听着教师的指挥。这节课和我的教案有很大出入。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向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操作”,这其实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基本要素。总不能在学生对课文还没有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就按照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固有顺序先肢解课文吧?也不能在生13提出对河伯的话有不理解的地方时,把他的问题撂在一边,先解决本课的字词难点吧。文言文是文,应该按照阅读教学的规律去组织教学。再者,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文字比较浅易,如果在把过多的时间用在“语法分析”上,真真的是亵渎了庄子这位大贤。

3、字词句的巩固。一般通过课后练习题与“质量检测”的相关练习去落实,重点词句上课时学生提出来的,通过问答与讨论的形式解决。比如“我之谓也”“于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等,而且我一般是将语言的解析与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渐养成结合语镜分析词句的意识与习惯。

(二)评 课

边永朴(北师大天津附中):总的感觉是,李老师的这节课上出了文言文阅读课的味道了。就像刚才李老师所言,文言文是文,应该按照文章阅读的规律,引导学生去解剖麻雀。有些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读文言文就是分析字词句和译文,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把文言文的学习完全变成了“肢解式”的古汉语语法分析,时间没少花,也“记”了不少语言的零件,但若让他们就文章内容及表现手法谈点儿自己的理解,常常张口结舌。学过的尚且没“读明白”,更不用说独立读一篇课外的文言文了。当然,将文言文上成古汉语课,既是一种“历史因袭”的惯性使然,也有单纯应试功利意识介入的影响,主要原因则是教师对文言文阅读存有认识的模糊与偏差。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读”的特点,给学生较充分的读书时间;且在读的方式上也有所变化:诵读,默读,研读。让课堂有琅琅读书声,让学生学会思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