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名称: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个主题《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课程研发领导小组:

组长:黄荣胜

项目主持人:苏凤群

项目主要合作者:马伟萍、关丽燕、陈华珍、何小青、赖倩文、冯艳霞、杨婵芳、罗杏娇

教材分析:

1.对课程标准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等六个不同范畴,并使六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采用主题构建的方式使它们既浑然一体,又根据各年级学生社会视野和认识水平的不同特点,在知识选择方面有所侧重。

2.单元分析:《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中的第二个主题。《生活中的你、我、他》这个主题的教学内容是由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主要涉及邻里、弱势群体、同龄人。首先,通过对不同生活环境下的邻里之间的关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发现人们在相处时可能产生矛盾,进而理解道德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通过对自己生活周围各种职业和劳动者的观察,懂得他们的劳动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学会尊重人,尊重人的劳动,特别是通过对老人和残疾人生活的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通过了解同一蓝天下同龄人的状况,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形成对不同环境中儿童的理解和关注。

3.主题分析:《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生活中的你、我、他》这个单元中的第二个主题,包括“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和“人们的职业和劳动”两个内容。这个主题是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后开展,是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不是独立地个体,而是一个群体,产生与人友爱相处和爱护周围的生活环境。再进一步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的学校、社区和社会,有很多普通的劳动者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并学会区分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懂得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人们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有两年学习《品德与生活》的经验,知道关心家人、同学、老师和周围的人,懂得尊敬父母、长辈和老师,能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懂得维护班集体的利益和遵守班级、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学习接触社会,能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初步认识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到世界不断扩大,他们接触的人也是由生活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扩大到社会上的人。

2.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学校地处城区,是伴随着第一城小区应运而生的一所学校,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小区和城中村,他们接触的人比较广泛,大部分是服务行业的人。因此,我们在第一课时的设计时,围绕学校、社区和社会这条主线入手,不断延伸,让学生体会为他们学习和生活所付出劳动的人,切实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从而发自内心地懂得尊重他们。在第二课时的设计时,我们紧扣人们的职业可以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职业,让学生初步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我们城区大部分面对的是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对生产型劳动者可能了解得不是难么深入。所以,我们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多了解自己身边服务类型的劳动者,对于生产类型劳动者的劳动,教师通过给学生适当解释,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劳动,从而养成尊重各种职业的态度,懂得感激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们。

总体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单元目标:

1.态度目标。乐于与邻里友好相处。对自己的家居环境有责任感。尊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劳动。尊敬老人,友爱残疾人,关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同龄人。

2.能力目标。对邻里交往中的行为是否文明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理解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区别。懂得老年人生活中的特殊需要,懂得残疾人应当得到尊重和帮助的原因。能够理解和接纳不同生活背景和环境中的同龄人。

3.知识目标。知道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一些常识。知道不同的职业及其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知道职业的差别。了解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中的特殊需要。知道不同环境中的儿童有同样的健康发展需要。

(三)主题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劳动者。

2.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初步区分职业可以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型。

3.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情况,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

4.养成尊重各种职业的态度,懂得感激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们。

5.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感情。

(四)各课时目标:

课时一: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

1.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劳动者。

2.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情况,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

3.养成尊重这些人及其工作的态度。

课时二:人们的职业和劳动

1.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初步区分职业可以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型。

2.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情况。

3.养成尊重各种职业的态度,懂得感激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们。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很多普通的劳动者,体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初步区分职业可以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劳动者。

2.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初步区分职业可以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型。

3.养成尊重各种职业的态度,懂得感激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们。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感情。

相关策略:

1.组织学习,了解教材。

在开展精品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我们继续组织老师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们曾经开发过“我们都是同龄人”这个主题的精品课程,跟“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同一个单元,这个单元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单元中包括 “我们生活在一起”、“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爷爷、奶奶好” 和“友爱残疾人”,经过学习和研讨,知道本单元的学习是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沟通和理解展开的。首先,是从学生生活中所接触的邻居和生活的环境入手,让他们学会与别人相处和对居住的环境有责任感;接着,让学生知道很多劳动者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懂得尊重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劳动;还有,学会尊重老人,友爱残疾人,关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同龄人,让学生懂得关爱别人,珍惜美好的生活。

2.深入备课,把握目标。

我们本次研发精品课程的都是3-5年级的老师,她们既是语文老师,也是担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老师。在备课时,我们先从整体入手,了解一单元的目标,然后再确定“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这一主题的教学目标。在备课时,我们争论的话题是学生的生活包括什么,最后确定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还有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很多,怎样让学生更清晰了解,最后,我们确定从学生生活的学校、社区到社会延伸,这样就比较完整地确定了以上的目标。

3.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这一主题的教学,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在第一课时“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我们预设学生会罗列清洁工、医生、交警叔叔等一系列人物,但不会找出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包括哪些人,所以我们的设计是从学校、社区到社会,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包括学校的老师、校工和校警,社区的清洁阿姨、保安叔叔,社会上的医生、服务员、司机、科学家等。在第二课时“人们的职业和劳动”教学中,我们估计学生会说很多的劳动者,但如何分类,学生不明确,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们重点从生产和服务两大类区分,让学生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又结合我们城区接触到的大部分是服务行业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又重点理解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和优质的服务。

4.“正面”教育与“负面”教育相结合。

我们这个主题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不强,没有很强的辨析能力,但考虑到适当的负面教育会更加真实,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从正面引导,还适当使用负面的素材。如“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社区清洁工人工作的艰辛和他们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拍摄了社区没有清洁时肮脏混乱的场景,还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大胆想象,设计如果没有他们,会怎样的环节,学生更有共鸣,知道我们的生活的确离不开那些劳动者。

5.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如在教“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这一课时,我们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劳动,阿姨的工作,社区清洁工人所做得工作灯,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