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后天社会环境不同造成的。人脑的生理结构,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也只不过利用了这种能力的一小部分。所以在智力发展上除了天生愚昧的呆儿,大多数人和天才人物有着大体相似的智力,问题只在于它是否能够及时的得到“开发”。人脑是在学龄前期成熟起来的,但它究竟能够成熟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营养、健康、接受知识的多少、在外界刺激诱导下思维的活跃程度等等,而不是取决于单纯的时间延续。因此,幼儿期对于人的智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怎么才能“开发”学龄前幼儿的智力,使他们变得更聪明呢?

一、要培养幼儿和父母交谈的习惯,在谈话过程中提高儿童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体现。没有一种知识技能的传播和品德的培养,是可以离开语言来进行的。学龄前幼儿是从与成年人的交谈中,通过模仿来掌握词汇和语法的。因此,应当充分运用成人和幼儿交谈这一手段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当通过交谈,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住址和幼儿园名称,知道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知道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还要教会孩子有条理的描述事物。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儿歌,要求他们背诵;讲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要求他们复述主要的内容等等。这些,对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进行探索的兴趣。

幼儿的智力是在逐渐掌握语言和认识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观察是幼儿认识环境的基本方法,因此,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提高他们探索事物的兴趣,对于学龄前幼儿智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对周围生活环境十分敏感,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经常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一类问题,极力想了解各种事物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孩子“七问八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我们应当尽可能给予正确的回答,鼓励他们提问的积极性。父母还应当主动地为孩子创造广泛接触、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机会,例如带他们去公园、动物园,看各种展览,以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和指导孩子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正确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季节特征的变化,交通车辆的类型,社会职业的区别等等。这些都能大大提高

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要教幼儿认字,培养他们喜爱读书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有形符号,识字对于促进学龄前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幼儿识字以后就不单是通过听觉器官感受语言信息,而且还能通过视觉接受语言信息。也就是说,幼儿不仅可以从成年人口头的传授中得到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图书吸取养料。这样就打开了获得知识和进行社会交往的新的巨大的通道。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四、五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所以在这个阶段,不妨用游戏的方式每星期教儿童认几个字。当幼儿能连认带猜地阅读小人书的时候,就会感到更大的兴趣。这将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四、要给学龄前幼儿准备纸和彩色笔,让孩子画出他感兴趣的事物。

画面是一种摹拟活动。通过这种摹拟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会了画汽车的方法,星期天上街看见了各种不同的汽车,就会兴致勃勃地想把它们表现出来。学会了画动物的方法,游览了动物园后,就很想在纸面上反映出印象最深的动物。做父母的应该准备好纸和笔,鼓励孩子这样做。而且父母还可以提示孩子画点什么,让他去留意观察,然后画出来。孩子如果画得不好,家长应启发诱导,千万不能耻笑,以免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启发孩子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当孩子在绘画中再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