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的孩子不给父母找麻烦,但是也被父母剥夺了好奇心和创造力。儿童之家的老师说,他们见过的老实孩子,怕生人、怕运动、怕外界、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老师不叫,他就呆呆地坐着,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样的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不会好——什么都不让动,孩子失去了求知欲,工作后也无法担任要职——自己不能做主,也自然没有责任心。到那个时候,父母又会呵斥他们“怎么这么没出息”!却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孩子的状态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很多父母似乎永远生活在一种自相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不耐烦孩子的活泼好动,想方设法压迫、约束孩子的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却又要求孩子“求知”、“好学”、出人头地。他们无法忍受孩子到处“乱”摸的小手,恨不能拿绳子把它们捆起来。他们不允许孩子自己做事情,只想让孩子老老实实待着不动弹,而后又把大量的印刷品摆在孩子的面前,要求孩子“学习”。

孩子其实是在不断地运动中成长、学习的。每一个孩子的身体内,都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成长的动力,推动着他们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心,孩子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探索、触摸和攀爬的冲动。孩子的每一“动”,都是一个学习的经历,都在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并不意味着安安静静地坐在桌椅前看书,成长也不能够在静止不动中发生。儿童的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抑制儿童的活动,等于抑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成长。所以,大人千万不要试图控制孩子。

珊珊在两岁十个月的时候,两个月之内,妈妈雇的阿姨换了三个,都反映“这孩子不听话,个性太强,太难带”。其实,这些人肯定都想控制珊珊,遭到失败后,所以抱怨她不好带。

的确,这些阿姨不约而同有一句口头禅:“听话!你怎么不听阿姨的话?你这个孩子怎么不听话?”

阿姨们频频说“不”的理由是为了保护珊珊不出意外。但是保护她,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剥夺珊珊的生活乐趣。大人们总是虎视眈眈地盯着孩子,告诫他们不要动这个,不要摸那个,其实没有必要。孩子只对自己力所能及的玩具感兴趣,你这么紧张,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越不让碰的东西,他们偏要去碰一碰。

冰冰会爬了、开始到处摸索之后,妈妈就把家里的一只柜子腾出来,把易碎物品挪走,留下一些纸盘子、茶叶盒什么的,告诉冰冰这是他自己的柜子,可以随便处理里边的物品。冰冰有一阵子经常把柜子里的东西倒腾出来,再认真地一件一件按原样放回去,这正是他秩序感萌芽的表现。如果他打开别的柜子玩,妈妈会告诉他:“这不是你的柜子,你有你自己的柜子,去整理吧。”冰冰听了后就会欣然前往。偶尔冰冰接触到父母不愿意他碰的东西,一般告诉他不要动就可以了。如果他坚持,而且是有危险性的东西,父母会坚决把他挪开,并且想办法吸引走他的注意力。而且,冰冰的父母很少对冰冰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