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简介:

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Chédiak-Higashi syndrome)又称Chédiak-Higashi综合征、Chédiak-Higashi-Steinbrinck综合征、遗传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先天性过氧化物酶颗粒症、先天性白细胞异常白化综合征(congenital leukocytic abnormaly albinism syndrome)等。为一罕见的伴有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异常的白化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后代。

部位:毛发、其他、皮肤、眼

科室:小儿科

症状:脾肿大、肝肿大、瞳孔异常、脾肿大、肝肿大、瞳孔异常 眼球震颤、毛发异常、色素异常、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检查项目:血常规、骨髓象分析、脑脊液常规检验(CSF)、血常规、骨髓象分析、脑脊液常规检验(CSF)、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 血清溶菌酶(LYSO)、胸部平片、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脾脏超声检查 脑电图检查

相关疾病:髓过氧化物酶缺乏症、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 小儿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小儿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引起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原因:

一、发病原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后代。人类CHS1基因突变引起。

二、发病机制

本病征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粒细胞内细胞膜界的广泛异常,粒细胞趋化性异常可能与细胞膜或胞浆内巨大颗粒有关,使之通过微孔发生障碍,对趋化刺激因子的反应差。白细胞异常在电镜超微白细胞化学结构上,白细胞组织内部有巨大溶酶颗粒体、酸性水解酶、磷脂水解酶、过氧化酶等,异常的溶酶颗粒结合在溶酶体膜上,因而被认为是溶酶体疾病,由于多种水解酶因溶酶体膜缺陷而不能被释放到吞噬空泡内,脱颗粒作用亦延迟,结果这种中性粒细胞表现为向化性能力减弱,杀灭细菌能力差,在脊髓内易于破坏而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本病征两性均可发病,患儿父母多为近亲婚配。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皮肤症状

较特殊,在婴儿期即可出现,皮肤局部白化,外露受光照射的部位呈石板样灰或黑色。头发呈亚麻色或黑褐色,皆有银光,特别是在阳光下或洗涤后。

2.眼部症状

较为复杂,可呈现眼部白化病,虹膜色素减少呈蓝紫色或棕色,半透明,眼底色素消失,视网膜呈灰色,遇光可见水平性眼球震颤。

3.肝脾与淋巴结肿大

约85%患者有肝脾与全身淋巴结肿大,有人称之为“淋巴瘤”可能是淋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大,脾大明显时可出现脾功能亢进和溶血性贫血。

4.易感染

特别是皮肤、呼吸道的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的感染。

5.神经系统症状

可有小脑性震颤、辨距不良、颈肌紧张、痉挛、睑下垂、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昏迷、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增加、脑电图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等。

6.血液学特征

白细胞胞浆中存在D?hle小体样的嗜甲苯胺颗粒。粒细胞有肿胀、退变及分叶不明显,浆内缺乏正常的中性颗粒,而含有1~6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直径1~2μm染色紫灰蓝色的异常颗粒。中性粒细胞可见1~6个异常巨大颗粒外,周边尚可见一个透明带。

Root 1972年证明患儿白细胞吞噬功能良好,但杀菌活性有缺陷,易发生感染,并可发展为进行性粒细胞减少症,可有贫血、血小板减少。

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诊断:

根据皮肤、头发、眼的色素减淡、眼震、畏光、视力障碍等眼部症状,以及特殊的外貌和血液学特征可做出诊断。具有以下1项或多项异常的儿童应怀疑本病的可能

1.反复不明原因的细菌感染。

2.毛发、皮肤、眼底色素沉着。

3.外周血或骨髓的粒细胞出现巨大过氧化物酶阳性的溶酶体颗粒。

4.轻、中度中性粒细胞减少。

5.尽管血小板计数正常,但易擦伤或鼻出血。

6.无法解释的肝脾肿大(与疾病加速期有关)。

本病常表现于婴幼儿时期,也有在较迟的加速期确诊的。确诊需要在外周血或骨髓的粒细胞中发现巨大溶酶体颗粒。有些患者由于粒系前体细胞在骨髓中大量破坏,外周血粒细胞很少,这就需要行骨髓穿刺。

鉴别:

与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的疾病鉴别,上述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有助鉴别。鉴别诊断包括其他遗传形式的部分白化病,如Griscelli综合征、Hermansky-Pudlak综合征。

Griscelli综合征的中性粒细胞缺乏巨大胞浆颗粒,毛发杆部可发现大片的色素沉着,黑色素细胞中可见成熟黑色素体的聚集。患儿常在10岁以前发生致命的淋巴组织细胞性综合征,和CHS加速期相似。Hermansky-Pudlak综合征以血小板功能异常和相关的出血素质为特点。另外,在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也可发现类似CHS细胞的巨大颗粒。

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

肝脾与淋巴结肿大,可出现脾功能亢进和溶血性贫血,易感染,特别是皮肤、呼吸道的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的感染。并可发展为进行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血小板减少。

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治疗:

西医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由于缺乏色素保护,有向皮肤癌发展的倾向,因此,应用日光防护剂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预防感染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转移因子的使用可减少病毒的感染,大剂量维生素C可获得改善中性粒细胞功能。病情重者切脾有短暂效果。脾切除效果不佳。

最近有些学者采用泼尼松龙(强的松龙)2mg/(kg·d),10天为一疗程,静脉给药,以及阿昔洛韦(无环鸟苷)500mg/m2,3次/d,以后逐渐减量,可使部分病例的发热、贫血等症状改善。

小儿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预防:

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要终止妊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出生后是否存在后遗症,是否可治疗,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所用产前诊断技术有:

①羊水细胞培养及有关生化检查(羊膜穿刺时间以妊娠16~20周为宜);

②孕妇血及羊水甲胎蛋白测定;

③超声波显像(妊娠4个月左右即可应用);

④X线检查(妊娠5个月后),对诊断胎儿骨骼畸形有利;

⑤绒毛细胞的性染色质测定(受孕40~70天时),预测胎儿性别,以帮助对X连锁遗传病的诊断;

⑥应用基因连锁分析;

⑦胎儿镜检查。

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防止患有严重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胎儿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