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点拨学习疑难,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相机引导,适时指点,帮助学生逾越障碍,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知识,探寻疑难的原动力。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实验证明: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和发动者。相反,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它的工作。教育家斯卡特金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的了。兴致勃勃的学习,不仅是孩子的幸福,而且也是教师们的幸福。”点拨法就是要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入“兴致勃勃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过程,它往往要经历一个无疑──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唱独角戏,将这个过程变为教师嚼烂知识送进学生嘴里的简单的包办代替的形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变得呆板机械。点拨法教学则着重于点拨学生自己在无疑中生疑、解疑,或者当学生实在生不出疑难时,教师献疑,让学生活跃起来,攻克疑难,逾越障碍。点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积极地思考。高明的点拨还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引导上,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学会“点拨”自己。学生能“点拨”自己是必不可少的“点拨”。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经常看到,正是由于教师不让学生去干这种笨重的建筑工作,才使得学生变得不够机灵,理解力下降的。只有让学生去实际地干,他才会真正开始掌握知识。我们曾在班级的“语文学习园地”里开辟“疑难问题征答”专栏,发动学生提出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大家集思广益,相互作答,并且欢迎一题多解,展开讨论。这充分调动了他们深入钻研的积极性。如有一个学生学过《桃花源记》问:“‘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若’都是好像的意思吗?如果是,那是否重复了?”课本上没有注释,教师也忽略而过。一个学生借助老版《辞海》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仿佛,视不是也。《字林》:仿佛,见不审也。”有个学生补充说:“见不审,就是看不清楚的意思,这一句可译为:”看不清楚,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还有《一月的哀思》中,作者怎么用了那么多的破折号?《故乡》中,又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省略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在教师点拨下,学生查检资料,基本上都能解决问题。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相机提出疑难,或引发学生生疑,然后发动大家答疑使学生处于昂扬奋进的学习情绪中,这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点拨法,就不必赘述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差学生点拨疑难,激发兴趣,尤其重要。比如写议论文,差生没有不皱眉头的。经过两三年的辗转反复,他们还是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原因当然很多,但关键的一点是教师忽视了”过渡期“,使学生情绪处于被动的抑制状态。我们运用点拨法,让差生走上议论文写作的第一台阶,首先强调第一步:先放后收,打破框框,消除顾虑,让学生进行漫步式的练笔,所谓漫步式的练笔。就是放开胆量,漫无边际地写,让他们自选题材,自立文意,放手练习一事一议,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激发那些视写作为畏途的差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迈开第二步。写作内容如:有的同学上课穿拖鞋,排队买饭拥挤争吵,还有课本人物,一字一词等,总之是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人事等,无所不包。这样不加限制地引导,能使差生无拘无束,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造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久而久之,就逾越了障碍,感到:”写作,原来如此。“当然,”放“过之后,便是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开始做”收“的训练。这显然也是一种点拨。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