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聘任开始了,许多老师在班主任聘任意向一栏写了“否”字。这意味着,他们不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也有许多老师,把这一栏空着,没有写任何字。这意味着,对这些老师而言,当班主任也可,不当班主任也可。可是在年级主任把聘任名单公布出来之后,没有特别声明的几位老师在得知自己被聘为班主任后,马上就找级主任说明自己不想当班主任的理由。

孩子小,无人照看;没当过,缺少经验;老人年纪大了,需要照料......每一个理由都很充分。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从我调查的结果看,这些当然都是事实。但更重要的一点却不是因为这些:孩子小,可以请老人帮忙,或者送幼儿园;没当过,可以边学边干;老人年纪大了,兄弟姐妹可以轮流。更重要的是,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该晋职称了,条件不够;干了多年,想评优秀;一直努力,缺少成就;天天在校,难得静休......从这个角度讲,拒绝做班主任,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么,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怎样的反思呢?

创造条件,多给老师成功的机会。一个普通的老师教课就已经很累了,如果再给他布置其它任务,势必引起他的反感。可是话又说回来,想干的活儿你不会觉得累。如果是本着为老师着想,在不给老师增加负担的基础上,让老师的专业更上一层楼,老师也会乐而从之的。

搭建平台,多给老师交流的机会。我曾经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会的时候老师之间都有说不完的话。后来想明白,其实老师虽然在学校天天见面,但因忙于工作其间交流却不多。让老师说话,让老师说有用的话,让老师走出去说有用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老师的心理需要,让他们找到精神的栖息地。

经常沟通,多给老师受关注的机会。做教育的经常把目光盯住学生,经常提倡老师用爱心去教育学生。其实老师也需要爱,需要关注,需要鼓励。领导不能以领导的心态和眼光看老师,而应放下身段,站在一个普通老师的角度为老师着想。

拒绝做班主任,其实并不真的是要跟学校过不去,而是老师内心有想法。了解了他们的想法,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加以引导,问题才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