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在工作之余我品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觉得看这本书犹如享受一杯香茗,越品香气越浓。

苏霍姆林斯基在《建议》一书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大量的教学事例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想、观点和方法、经验,这些对我们教师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三点:首先是尊重——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指出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折射出了关心尊重孩子的理念;“这是其教育思想的主流,也是教育思想中的宝库。

二、科学的方法——《建议》一书中不仅仅有抽象的教育理论,而且有生动的实际事例,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著,书中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令我们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三、个性化——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建议》一文中处处闪烁着这一体现教育真谛的人文教育思想的光辉。本文主要从这几点出发,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结合高中语文教育的实际,进行浅显的分析。

那么,一名幼儿教师,又该如何读懂孩子这本书呢?

一、别用成熟的眼光看孩子

人们常把孩子比喻成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中有许多是成人不了解、不在意的故事,这些故事折射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各种美丽色彩。若你用成熟的眼睛看孩子,只会看到天真幼稚;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发现缺点,恐怕很难理解童心的纯真。

奇特的石头,一根废弃的小木棍都能让他们浮想联翩。翻看着这些“宝贝”,孩子们往往能讲出有关它们的一连串故事:小石头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变成的,糖纸是白雪公主美丽的裙子,小木棍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既然幼儿能在想象中得到了情感上的快乐和满足,我们凭什么可以理直气壮地随意处置他们的心爱之物呢?仅仅是因为这些东西防碍了课堂纪律,还是在我们眼里,这些东西根本是不值一文……

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训斥;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权威。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沟通,为幼儿创造健康成长的宽松氛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人都说孩子小,其实人小心不小,你若认为孩子小,那你比孩子还要小。”

二、看到了黑点,更要看到珍珠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