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优势互补,解决幼儿想说没机会说的问题

尽管我们倡导在教育活动中有机实现多领域的教育目标,但幼儿园小班的集体教育活动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如果教师真的给予幼儿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那么美工领域的学习机会必然就会不足;而如果无视幼儿强烈的表达需求,那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的要求又无从达到,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我们不妨利用区域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活动形式,两种活动组织形式都有着促进幼儿自主与主动学习的共同目标,但集体教育活动有着高结构的特征,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更明显;而区域活动属于低结构的教育活动,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更突出。两者的相互承接与优势互补,有助于寻找到支持幼儿个性化表达与面向全体幼儿组织集体教育活动之间的契合点,解决幼儿想说却机会不足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区域活动与集体教育活动相互承接、优势互补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积极地实践中。在集体活动之前,区域活动可作为教师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学习兴趣和学习困难,帮助幼儿熟悉新材料并积累、迁移相关经验,支持个性化表达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之后,区域活动也是教师观察、评估幼儿学习效果,支持多次操作内化经验,促进重构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因此,本案例中的教师可以采用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联动的方式。如果将有关糖果的讨论放到低结构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就有着较充足的时间和更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这样既不影响集体活动的计划性(如活动进度、幼儿举手发言的常规),又能满足幼儿想说、敢说、乐于说的愿望。

二、研究学科领域的核心教育价值,确定适宜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一阐述深刻揭示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即美术教育重在感悟生活和艺术之美并个性化地表现美,与之相匹配的活动目标取向就应是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而不是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

反观案例中教师提出的三条活动目标:“观察糖果外形;迁移生活经验与泥塑经验,探索制作方法;大胆制作,体验乐趣”,其中,“幼儿”是行为主体,“制作”是行为动作,“观察外形”、“迁移经验”、“尝试探索”作为行为条件,“制作糖果”是行为达成,这四要素的存在提示我们,教师似乎侧重从行为目标取向来确立本次活动目标。但行为目标取向具有“控制本位”的特征,容易使教师过于强调教育过程的计划性和可控性,强调达成所规定的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弱化对幼儿个性化表现与表达的引导。这就是活动过程中出现“为了活动的需要和活动环节的继续进行,教师不得不‘阻止’幼儿都‘想说’的场面”的原因。

同时,我们发现,教师尽管注意了引导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技能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获得新的艺术表现经验,但活动目标比较偏重美工表现的技能经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艺术教育中更重要的“发现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这一审美经验。并且就语言这一相关学习领域来说,虽然教师在活动目标中没有提及,但在活动过程中却占用比较多的学习机会让幼儿进行语言表达,也容易导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意图不明确。

根据美术活动的核心教育价值并有机结合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建议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表现性目标:

* 发现并描述糖果造型的多样、美丽及享用时的快乐心情;

* 迁移生活经验和泥塑表现经验,探索多种制作的方法,乐于塑造自己认为美的糖果;

* 大胆表现和表达,体验美术表现的乐趣。

三、研究教师提问意图,判断并反思师幼互动的教育效果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师幼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有效合作,对幼儿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就是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法引发幼儿更高级的心智功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迁移和内化。在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教育效果是以教师能否帮助、支持幼儿个性化、有创意地学习来判断的。而本次活动,教师支持、帮助的主要策略是提问。

《指南》建议,“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他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根据这一教育建议,美术活动的提问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或发散式提问,才能有效支持幼儿对美的个性化感受,促进联想、想象及创新。

本次美术活动主题选择了“糖果”,“吃糖”这件事是幼儿的大爱,经验较多又极感兴趣,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有话想说。师幼之间确实互相“动”了起来,但教师却明显表现出对幼儿反应的不满,这是因为幼儿反应的热烈程度并不完全符合教师的提问意图和对课堂节奏的计划。因为“你吃过这样的糖果吗”、“这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指向“迁移生活中吃糖果……的经验”这一活动目标的,幼儿的回答基本上是针对前两个,比如 “吃过”、“圆圆的”、“三角形的”。至此,教师觉得已经完成了调动经验的环节,应该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了,但幼儿的兴趣点还在个性化表达上,教师有些被动并试图以按秩序发言的方式加强课堂控制。可见,在教师心目中师幼问答互动的主要意图是调动幼儿原有生活经验为下一步的泥工操作做准备,且从问题类型来看,前两个提问指向封闭答案,仅最后一个提问有着开放性的特征。问题的设置不利于促进幼儿个性化发现美和有创意地表现美。这样的师幼互动将很难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怎样的提问能增强师幼互动的教育效果呢?笔者建议,围绕“让幼儿发现并描述糖果造型的多样、美丽及享用时的快乐心情,乐于塑造自己认为美的糖果”这一主要目标,教师可鼓励幼儿从家中带糖果实物或者图片来,设计使用:1.你吃过什么样的糖果(引导幼儿描述糖果的形态,调动原有经验),2.你喜欢哪种糖果,为什么(引导幼儿体会糖果带给自己的愉悦感与美好心情),3.你觉得它漂亮吗,哪里最漂亮(引导幼儿发现糖果造型设计的艺术形式美,为后面的艺术造型表现做准备),这一类鼓励幼儿发散思维与想象的问题,并鼓励幼儿用油泥做一个“你自己觉得最漂亮的糖果”。教师用这样的提问和指导语与幼儿互动,才能有助于支持幼儿对美的个性化感悟与表现,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述三方面的分析与讨论表明,要促进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实现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目标,并有机融合语言教育,教师应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等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保证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研究学科领域,从核心教育价值入手确定表现性的活动目标;设计采用启发式提问、发散式提问,提高师幼互动的教育效果,最终促进幼儿在感受与表现美的过程中,充分地自由表现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