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大多经过了成人的精心辅导,离“原生态”已经相去甚远,如果以此作为研究儿童绘画的蓝本,无异于痴人说梦。以牺牲大多数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泯灭童心童趣为代价的儿童画,背离了美术教育的目标。我们的美术教育应把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放在首位,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一、从传统美术教育中解放自己,放手让幼儿自己画画。

传统的美术教育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在培养目标方面,幼儿美术教育出现了误区。教师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在教育内容方面,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无论在一个班级或是幼儿园里,从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的形象。在教学方法方面,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用成人化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用临摹方法传授绘画技巧,脱离儿童实际,使幼儿创造才能受到压抑。在教学评价方面,以是否与教师的范例相一致为衡量标准,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及个体差异。

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压抑了幼儿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以培养幼儿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以美术带思维,从而使幼儿得到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探索放手让幼儿自己画画的新途径。

模仿化教学的特点正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的特点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步骤临摹。而模仿画的后果是把成人的画法强加给幼儿,扼杀了幼儿最富有的幻想,剥夺了想象的自由,扼杀了创造性。为此,我们应把教幼儿学会变为教幼儿会学,使每位幼儿创作出各自全新的作品。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画画,教幼儿画出自己要画的,自己想画的。但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画纯粹的“自由画”。用“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大胆地画”、“画得要和别人、老师不一样”等空洞的鼓励去应付幼儿,结果容易变成放任。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绘画,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纲要》的指示,对幼儿绘画教法进行新的探索,提倡运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并把幼儿绘画活动贯穿于游戏中,让幼儿在主动参与“发现、感受、表现美”的活动中,提高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画。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示范法

①局部示范: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个局部,教师将示范出来,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②欣赏示范法:教师提供示范画,数量在两张以上。教师启发幼儿观察,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③幼儿自我示范法:通过幼儿的眼光去观察同伴的作品,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画面。每个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学习借鉴的成分。

④师生共同示范:让师生共同参与,使双方的创作都得到了互补与发展,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发现法

教师不是教给幼儿现成的艺术技能技巧,而是创设环境,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

3.情境法

教师可根据教育目标,让幼儿到大自然,社会中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也可布置一些特殊的情境,通过故事的描述,把幼儿带到的情境中。

4.感知法

尽量提供机会,让幼儿触摸要表现的物体,从而了解物体的性质。

5.模特法

人物的动态复杂多样,对于不同动态的人物和动物,如何让幼儿能够更形象地表达出来呢?我采用了活动小人和真人的表演等方法。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提供幼儿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除油画棒,水彩以外,还可用棉鉴,纸,树叶,硬币,笔线,牙刷等作为幼儿的绘画工具,让幼儿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幼儿对绘画技能掌握得更快,更能表现出自己的作品。教学手法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手指画,脚印画,写生画等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法让幼儿更有兴趣参与活动,提高了作画的能力。

三、绘画完成后的评价

1.幼儿自评

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幼儿在讲述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导。

2.幼儿互评

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别人的作品,了解别人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验到美感,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

3.教师评价

教师要对每位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对每个幼儿的评语中要以肯定性评语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评价他们进步并给予表扬,改变过去的横向评价。

我们让幼儿自己画画其实也就是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可以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自由想象。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作,这样他们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画得不好老师也不会怪我。美术教育没有既定的模式,每次在上课时都像是带幼儿做一次探险,进行一次想象中的旅游,不拘形式。

呵护儿童画的“原生态”,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放手让他们自由画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