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陈小允心理活动的语句,品味他对语文课由讨厌转变为喜欢到最后舍不得离开的心理变化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体会陈小允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

4、教育学生不要做“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才感到宝贵”的人,培养学生爱语文、爱老师、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过程:

一、 铺垫情感,揭示课题。

1、导入:

孩子们,我们每天都上语文课,每天都学语文,每天都在说语文,用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那么,语文究竟代表着什么,它究竟有多么重要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个将要离开祖国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的心灵故事,去感受他的语文情结。

谁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课题。

2、板书课题:《别了,语文课(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陈小允起初对语文课是什么态度,后来,又有了什么变化?

生:陈小允起初非常讨厌语文课,后来在出国前又有点喜欢语文课。(板书:讨厌 喜欢)

三、边读边悟,感受陈小允对语文课的讨厌,明确描写“心理活动”的几种方法。

1、自读自悟,找出表现陈小允讨厌语文课的语句。

师:同样是陈小允,同样是对待语文课,态度怎么能说变就变呢?看来陈小允这孩子很值得研究。下面,咱们出声读课文第一部分(1——10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讨厌语文课。

2、师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明确指出描写“心理活动”方法,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陈小允讨厌语文课?谁先说?

生:“我不能…我不能…我甚至不能…“从这里我可以看出他就想着搞小动作,根本无心听讲。可见他讨厌语文课。

师:左一个“我不能”,右一个“我不能”,最后还说个“我甚至不能”谁都听得出来,他就是愿意——他愿意做什么?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