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舌的基本方法 运舌法是竖笛演奏技术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运舌技术掌握的好坏,对竖笛的发音、音色以及舌与气、指的相互配合均有着直接的影响。

吐音时基本的运舌方法是:舌尖部位微微抬起,轻触上腭前部与上牙齿根处。舌头处于自然、松弛状态,然后用气冲开舌尖,犹如为该音配上一个声 母“T”,轻轻地发出“Tu”(突)音。练习吐音时,要像吹长音一样,气不能断掉,依靠舌头的动作来切断气流。舌头的动作必须干净利落,吐 音的力度应该前后相等,不能忽强忽弱。要注意的是,舌头的动作不能过大,那样的话发音会笨重而迟钝,且有种憋气感;若舌头动作过轻、过小的话,又会使音头 模糊而不准确,变成所谓的“气声”。

舌头对于气流来说,一方面起着开关的作用,另一方面舌头动作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舌头位置及推送气流的力度等,与口腔肌肉和呼吸肌肉不同强度的变化一起,决定着吐音的长短、快慢和强弱,可以使演奏获得不同的发音效果和多样性表达音乐的能力。

“Tu…“”Du…“”Ru…“”Ku”发音时,舌尖在口腔中的触点位置是不同的。从上牙床至上软腭中部随着触点位置的后移变化,所发音头的力度 变化也由强至弱逐渐衰减。舌尖触及位置越靠前,吐奏出的音就越有力,舌尖触及位置越往后,吐奏出的音就越柔和。另外,不同的音高对舌头在口腔内的触点位 置、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舌位是可以随着音高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一般说来,音越高则舌位越靠前,反之,则相对后移。这都使得吐音的效果得以多样化,对准确 地表达不同情感的音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究竟选用何种舌位发音,演奏者应根据乐曲表达的需要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