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自莒①(jǔ)反于齐,使鲍叔为宰②,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③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⑾,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④于四方,弗若也;执桴(fú)⑤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⑥,是以滨⑦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⑧也;君若宥⑨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比至,三衅⑩、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注释:①莒(jǔ):春秋时诸侯国国名,今山东莒县。②鲍叔:名叔牙,齐国大夫。他和管仲是同乡好友,鲍叔牙跟随齐桓公,管仲效命于公子纠。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曾经设计杀害齐桓公。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逃到鲁国。宰,官名,相当于宰相。 ④法:示范。⑤桴(fú)鼓槌,用来击鼓的工具。⑥钩,带钩,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豆类的挂钩。⑦滨,能“濒”,临近,濒临。 ⑧动:行动,这里是效力的意思。 ⑨宥(yòu):宽宥,饶恕。 ⑩衅:通“熏”,熏香,表示敬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君加惠于臣(答案
②夫为君动也(答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

答案

②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答案

3.通读全文,根据自己的认识,说说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译文: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人民,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差点丧命。”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

等管仲回到齐国,齐桓公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亲自去郊外迎接,与管仲同乘坐一辆车向他咨询治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