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

一、说新课标

吨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对质量单位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本课知识,应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一吨重的观念,会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计算,为日后解答应用题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材

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就学全了,可以使学生对这两种计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吨的认识”之所以安排后讲,是按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分别编排的。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化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重点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三、说教法

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难点,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法是

1、情景教学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取一些具体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动脑、动手、动口,去感知和体验知识。

2、运用新旧知识迁移法,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识。

3、开放式教学法,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

四、说学法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生活实际的体验中学会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

2、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整理、反思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课件。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为要节课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二、出示生活中的物体,初步认识吨

一件件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结合生活想象并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重量,使学生感受到这些物体非常庞大,非常重。然后引导学生:像这些非常重的物体用克与千克够吗?然后导出今天所学的新的重量单位’吨’出示课题:吨的认识

接着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想想每个物体适合的单位,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认识三个单位间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三个单位适合哪些物体的印象,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物体适合哪一个单位。

结合生活实际,出示大家都熟悉的米,一袋米100千克,十袋这样的米就是1吨,一袋一袋出示,让学生数,数到第十袋就是1吨,让学生讨论这十袋米一共多少千克并回答,此时板书:10个100千克=1吨

1吨=1000千克

三、体验身边的1吨

老师边提问边引导学生,由于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乘两位数没学过,因此需要一步一步引导。老师问:如果一个同学重25千克,2个同学重多少千克,4个同学呢?(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学生会回答:4个同学重100千克。老师马上提问: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000千克?(引导学生根据十袋米的重量思考这个问题)生:需要40个同学才能达到1000千克。老师:也就是一吨,也就是要40个小朋友的总重量才能达到1吨。此时老师叫班上40名小朋友站起来,感受下身边的1吨有多重。

四、巩固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老师出示课件问同学们6000千克的水果需要是少需要载重多少的货车把它运走,这个环节既让学生知道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又让学生从中熟悉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出示的课件新鲜,使学生不会有视觉上的疲劳。紧接着出示两道填空巩固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再让学生出题考考其他同学,本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养成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也增加了课堂的气氛。接着出示一道比较大小的课件让学生思考,在思考中进一步巩固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五、归纳小结本单元所学的单位

学习了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很容易把两种单位混淆,所以出一道单位填空题给学生做,为了区别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