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天天邀请壮壮到家里来玩。玩着玩着,为了抢夺一个小汽车,两个小家伙打了起来。妈妈阻止天天说:“你是小主人,应该让着客人。”天天哭着大声说: “不对,这玩具是我的,他得听我的。”妈妈说:“是你主动邀请壮壮来玩的,你不让着客人,以后人家就不来玩了。”天天边说“不玩就不玩!”边去推壮壮,还说“你走!你走!”妈妈也生气了,使劲推了儿子一下,说:“你这孩子不讲理,我们都不理你了!”天天说:“不理就不理!”关上房门,一个人在里面哭。

天天妈妈很尴尬,向壮壮母子道歉:“这孩子脾气特别拧,壮壮别计较。”壮壮妈妈连忙说:“壮壮也做得不对。”转身训斥壮壮:“你们抢什么抢!现在都玩不成了吧?”壮壮不服气地说:“是我先拿到小汽车的。”妈妈说:“不许狡辩!谁先拿到手就是谁的吗?你们不会一起玩吗?”挨了批评,壮壮撅起了小嘴。一场聚会不欢而散。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关键在于:父母没有意识到“以理服人”的前提是“以情感人”,也就是“共情”。共情,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对方,就好像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体验一样,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与感受。

每个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是一样。

当成人做错事而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或者被误解而感到委屈的时候,可以向知心朋友倾诉,或者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这样就得到了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的共情。但是,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往往被成人认为是不成熟的、需要正面引导的,而孩子自己又不会主动倾诉或咨询,所以他得到的共情远远少于成人,只能默默地承受心理压力。

发脾气的孩子最需要“共情”

“不管什么理由,发脾气终归是不好的,有话可以好好说,有问题可以好好解决,发脾气不但无济于事,还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大家通常这么认为。于是,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会先批评教育,再耐心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争取以后不要再犯了。可实际上,这种教育效果往往不佳,孩子并不知错也不认错,下次还会再犯,就像天天和壮壮一样,他们对妈妈的管教并不服气,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