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世界“沦陷”,怎么保护孩子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何让孩子变“乖”?分析这一问题前,不妨先看一组数据: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超越了此前几乎所有的技术。把“5%到50%的普及率”作为参数,固定电话用了近45年,手机大约7年,而智能手机只用了短短4年。紧随其后的是平板电脑,苹果公司推出 iPad18个月之后,平板电脑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率突破了11%!

以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为“先锋”,附加上微博、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的兴起,毫无疑问,和电子产品一搭一档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入侵孩子的儿童世界前,早就让成人世界“沦陷”了。

“吃饭的时候、排队的时候,只要停下来,我也会不自觉地低头,在手机上刷微博、查邮件。”沈女士直言,她感到一种愧疚。“大人都管不住自己,还怎么要求孩子节制。”

从去年以来,美国的媒体上也开始兴起了讨伐智能手机的论调。当一些人发现自己在煮面条、遛狗甚至孩子做功课的时候都在低头玩手机时,便决定痛定思痛,用回最老式的、只能打电话和收短信的手机。

“智能化的电子产品本身是中性的,但能否用好它们,却是另外一回事。”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吴国宏以iPad为例分析说,孩子们之所以对它爱不释手,有一些心理学上的原因。

通过手指触摸、滑动,配合以游戏或者软件中显示的精致图像和声音,完成了一些指令和操作——这个过程,会让一个还没有完全自主能力的孩子意识到自我成就感。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说,这是一次当自己的代理人(personal agent)的经历。“现实生活让孩子们知道,它们的吃穿住行都依赖父母,平时要听父母的话;但虚拟世界给了他们另一种体验,即主宰自己、由自我发动并完成一件事情而产生的满足感。”

照顾孩子“面子”,还是捍卫他们童年?

但吴国宏特别强调一点:尽管有些iPad上的游戏对年幼的孩子发展感知觉没有坏处;但应谨记,年幼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亲子互动。“父母和孩子要一起动起来,而不是你玩ipad、我玩手机,互不相干。”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从兴起到普及的时间很短,相关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

眼下,除了眼科医生频频发出预警外,心理学家最担心的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过度接触电子产品和移动互联网,很容易逃避现实世界而选择沉溺虚拟世界,继而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正常生活。“让太多的媒体信息和孩子们的大脑相连,他们的视角将受到限制,理解力和注意力会下降,更大的风险将是抑郁症和长期记忆力的毁坏。”

不少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也想过不给孩子提供这类电子产品,但又考虑到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心。“班里人人都有,他(她)没有,怎么办?”

具有强烈“起跑线”意识的很多中国家长恐怕不知道,比尔·盖兹在谈论他的为父之道时曾说,他家有条家规,孩子在13岁之前不得拥有手机。哪怕孩子是班上唯一一个没有手机的人,盖兹也不会因为孩子遭遇“尴尬”而却步。

“在乡下过年,我小时候是和表兄妹在野外菜地里疯,拔萝卜、偷山芋,现在小孩子是挤一个房间里,几台iPad玩游戏。”“弟弟来我家,抱着iPad不松手,还没拜年就问我家的Wifi密码。走的时候,我妈问他明年还来不来,鬼娃子来了一句:明年有无线网络就来!”……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更多的电子设备似有一种魔力,能让很多孩子尤其是“皮大王”变得安静。

孩子们不再“吵”了,可他们正在失去什么?

iPad是一个能干的保姆?

这两天,有位叫崔米娜的韩裔美国妈妈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要不要让孩子用智能手机?”。她说上个月去韩国,发现那里 “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就连70岁的老奶奶也不例外”。“韩国亲戚发现我儿子居然没有智能手机,都替他感到遗憾,甚至问我他们能不能送他一部。”

终于,当儿子借来一台iTouch时,崔米娜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因为手上的玩具,孩子“根本没有去关注这个他第一次踏足的国家”。“好几次,我都不得不没收iTouch,否则他根本无法用心欣赏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周围的景观。”

崔米娜观察到的现象,在每一个拥有iPhone、iPad或者其他电子娱乐产品的孩子身上,多少都有所体现。她的文章发表后,很快被各大论坛转载。

刚从海外旅游归来的沈女士说,她和几个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出游,本来,坐长途飞机是最让妈妈们担心的,十来岁的孩子尤其是小男孩怎么能坐得住?!可随行朋友想出的妙招,一下子把所有孩子制服了:把智能手机或者iPad发给他们!果不其然,无论是飞机上、旅游大巴上甚至在景点参观,只要手上有电子屏幕,孩子们就很“乖”。

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正把iPad视为“保姆”。奖惩孩子甚至对付孩子吵闹,它都是一种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