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是怎样伤害孩子的?

声波穿过耳朵内部一个充满液体的小洞穴,也就是耳蜗,那里布满了成千上万的极小的细胞,它们帮助把声音转换成信息并传输给大脑。当这些细胞接触到非常大的声音或者长时间持续的噪音,它们就会停止运动和流转,保持一种近乎静止的状态,结果就将永久地改变声音的运动过程,使大脑得不到信息输入,从而造成听觉损伤。

孩子听觉受损的表现不只是丧失听力,语言和表达能力也要比那些听力正常的孩子发育迟缓。那些住在机场、火车道或者高速公路附近的孩子,长期被噪音困扰,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失眠、焦虑以及精神不集中。另外听觉的不正常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他们听不见老师说什么,无法参加课堂活动,常常被误认为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多动症。这样一来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有些甚至自暴自弃,变成学校里的问题学生。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的儿童玩具国家标准GB6675—2014《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1—4部分。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对声响、机械部件、燃烧性能等安全指标的要求。自2006年3月1日起,对国产玩具实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其中包括噪音检测,检测合格的玩具都会被标上“CCC”和“GB6675”安全认证符号,才允许销售。虽然大多数玩具生产商都在遵循“玩具在距离孩子耳朵约10英寸时音量不能超过 90分贝)”的原则,但遗憾的是没有强制他们在玩具包装上标注音量强度。为保护儿童尤其是婴儿的听力,新标准在《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中,将声响要求列为强制性要求,并加严了部分限值。新国标指出,可以连续发出声响的玩具,声音限量值是85分贝,而对于这种敲打发声的玩具,声音限量值则为115分贝。

为何在玩具标准中增加对声音分贝的控制?

正常的听力舒适率大概是50到60分贝左右,但如果超过了 85分贝以上,有文献报道称会对听力有损伤,幼儿出生的时候,耳蜗结构已经与成人基本相似,但是神经中枢皮层发育要到10岁左右才与成人相同,所以在10 岁之前,还是一个发育的过程,这个期间神经系统比较“娇贵”,如果受到了比较大的声音刺激,会对听力有损伤。另外,美国国民健康中心统计的数字显示,在6岁到16岁的儿童当中,大约有520万的孩子至少有一只耳朵的听力因为噪音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这种伤害很可能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了,甚至可能始于婴儿期。造成这种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玩具噪音。

某品牌婴儿爬行玩具经过3次测试,结果噪声值均超80分贝。实验人员对一款类似婴儿模样的玩具,打开开关后,该玩具模仿婴儿爬行状,并发出声响。实验人员对其噪声值进行了3次检测。实验结果发现,噪声值分别是81.2分贝,83.4分贝和84分贝。实验人员手持数字式噪声计,又对一台蓝色电动玩具遥控车进入实验人员的视线。该款电动玩具遥控车不仅能模拟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发声,车体上还装有能发光的设备。实验人员使用噪声计,对其发出的声音进行检测,结果噪声值为88.6分贝。

为从小培养乐感,家长除了喜欢用拨浪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外,还爱给孩子买一些敲打类的玩具。实验人员随即对这类敲打发声的玩具产生的噪声值进行检测,结果噪声值为 116分贝。从上述实验结果看,除了模仿婴儿爬行的玩具外,其他的声光玩具噪声值均超过了85分贝,而敲击类的玩具噪声值也超过了115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