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主人公:

鸣鸣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思维活跃,动作灵敏,显得很聪明,身高力壮。鸣鸣的爸爸妈妈都是本地人。平时,多是妈妈带鸣鸣,他爸爸因为工作忙,与鸣鸣接触较少,因此对他要求不是很严。妈妈平日的教育溺爱更多,给他的都是满足,因此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鸣鸣稍稍有不如意的事情就表现出某些异常,如:常常骂人、动手打人。在集体活动中,和其他孩子交往时,只要一发生矛盾,鸣鸣就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他还经常欺负能力较弱的孩子,自己感到很威风。经老师多次教育,他虽口头上答应,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会儿又犯了。鸣鸣脾气非常倔强,有时老师对他进行"冷处理",他就采用拉住老师的衣服,在地上打滚等手段进行反抗,情绪极为不稳定。

原因分析:

从鸣鸣这一个案来看,其攻击性心理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理特征的影响。

鸣鸣身高体壮、性格外向、好强、冲动、精力充沛,在同龄幼儿中处于优势地位。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对其攻击性行为仅仅有稍微影响而已。

二、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在鸣鸣的适应性发展课程《手拉手》做的情境选择中是否应该合作、分享、帮助、谦让时,他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对是否可以推人、骂人,抢夺等行为回答是否定的,在日常活动中也能指出他人的不良行为,说明鸣鸣对在与人相处、对他人认可和接纳的行为方式已有较明确的认识。但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玩耍的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大打出手”,说明了鸣鸣在认知和行为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

三、情感交流甚少。

通过多次的家访,与鸣鸣父母交流,听取邻居、家人们的议论,我了解到,鸣鸣的爸爸工作十分繁忙,很少与孩子相处,情感交流甚少,教养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人身上。妈妈也因工作和家务的繁重常让其独自和小朋友玩耍,缺乏耐心、细心地指导孩子与同伴沟通相处的技能。在孩子与同伴交往中没能及时发现不良的行为举动给予阻止、批评。孩子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的反应,因妈妈的疏忽没有被阻止,没有获得解决方法的指导,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推理: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不一定要躲开,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认为“胜利”的体验比“躲避”的消极反应要开心得多,而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当这些行为不断反复后,进而养成一种习惯。

四、打斗画面的影响。

鸣鸣非常喜欢看一些有打斗场面的片子,还常常模仿里面的动作。父母也不加约束、不加选择任其观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那些高频度、高转换的打斗画面极易吸引幼儿,幼儿还常常以打斗中获胜人物自居。当他以此自居时,他只在意自己的言行和影视中的人物一样厉害,而不会考虑这种厉害对他人的影响,结果就在无意之间造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五、寻求关注的方式不对,宣泄压抑情绪。

鸣鸣因其攻击性行为造成与同伴的关系非常糟糕,同伴们都躲避、排斥、远离他。个别家长也恐吓、怒斥他,老师也会因其伤害他人而流露出不悦。幼小的心灵中感受到了孤寂、冷漠,为了他人的关注,干脆以抢夺他人的物品,让他人追逐等等“攻击性”行为寻求注意及别人的理睬。偶尔也因别人习惯的判断受到冤枉内心积累了愤恨,把一种对“权威”的不满与他人的不公发泄在弱小或非权威身上。

家长建议:

1.正视攻击性行为幼儿的心理活动,公平对待,正确教育。

2.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尤其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3.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愉悦莫过于成人对他的关注。如果对他进行大声训斥,反而会正中下怀,起到强化作用,因而通过适当的惩罚,对弱小的一方表示明显关心与同情,对攻击一方采取隔离措施或不予理睬,有一种特别敏感的效果。

干预过程:

1.第一阶段

在游戏活动中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大多出现在共同的游戏过程中的。而幼儿的道德知识肤浅,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较低,他们获得的道德经验非常有限,而且主要是在游戏中与同伴、成人的交往活动中获得。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在游戏中,幼儿在认识和体验行为现象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公正、合群、协作、耐心、谦让等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期望,不断调整和选择自身的行为规范,改正攻击性行为和不良习惯。在游戏活动中通过知、情、意、行四方面结合去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产生效果:鸣鸣在做攻击性动作前,已经有些犹豫,有所顾忌。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即将做的行为是不正确或不文明的。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已经深入他的内心,不再是无缘无故的打人、骂人。

2.第二阶段

粘贴游戏。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帮助鸣鸣利用实物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具体做法是:首先指导鸣鸣粘贴比较大的正方形,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鸣鸣一开始粘贴正方形时没有按照要求,满纸粘贴得上上下下,极不整齐,以至失去控制。此时,要提醒他不能太过兴奋,必要时还可手把手地教他,来约束他的动作,以使他平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鸣鸣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动作了,这时,我们再让他根据铅笔画好的轮廓进行粘贴。等到他也能较好地控制时,再把大正方形替换成小正方形。此时,随着难度的加大,鸣鸣遇到了困难,不太容易粘贴了,有了急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引导鼓励他,让他循序渐进地慢慢来,以此达到游戏的目的。

产生效果:事实证明,这些矫正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在接受一段时间的辅导后,鸣鸣基本消除了无缘无故打人的行为,而且在发生矛盾后也会用语言来解决了,有时虽会有小脾气想要发泄,但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及时控制。

3.第三阶段

角色替换法。帮助和教育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针对性、特殊性、反复性和长期性,就像“和风细雨”一样,感化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正面的引导中逐渐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用心理换位法去理解他人的心情,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等等来减除过分的心理压力。在耐心细致地教他们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能的同时,给他们宽容,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为他们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产生效果:经过几周的努力,鸣鸣开始融入小朋友的游戏中,开始同其他的孩子团结合作进行游戏,同小朋友们的关系融洽了很多。道德行为规范已经深入他的内心,不再无故打人、骂人。

下一步干预计划:

1.树立榜样,提高孩子对攻击性行为的思考和再认识。

2.帮助幼儿提高自控能力。当我们看到一个经常表现攻击行为的孩子跟小朋友玩得很融洽,或者正在帮助别人时,不要把它看作一件平常小事,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因为对其良好行为的正面强化正是对其不良行为的抑制。对于幼儿积极的行为,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并使其得到强化。

3.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及育儿知识,经常与家长沟通。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并有选择地指导幼儿收看电视节目和选择同伴。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无疑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家长方面:

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做父母的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和认识,为孩子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又不乏教育指导的家庭氛围。积极关注、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注意并强化所希望的行为,消退不良行为。要积极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助等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