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主人公:

鸣鸣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思维活跃,动作灵敏,显得很聪明,身高力壮。鸣鸣的爸爸妈妈都是本地人。平时,多是妈妈带鸣鸣,他爸爸因为工作忙,与鸣鸣接触较少,因此对他要求不是很严。妈妈平日的教育溺爱更多,给他的都是满足,因此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鸣鸣稍稍有不如意的事情就表现出某些异常,如:常常骂人、动手打人。在集体活动中,和其他孩子交往时,只要一发生矛盾,鸣鸣就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他还经常欺负能力较弱的孩子,自己感到很威风。经老师多次教育,他虽口头上答应,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会儿又犯了。鸣鸣脾气非常倔强,有时老师对他进行"冷处理",他就采用拉住老师的衣服,在地上打滚等手段进行反抗,情绪极为不稳定。

原因分析:

从鸣鸣这一个案来看,其攻击性心理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理特征的影响。

鸣鸣身高体壮、性格外向、好强、冲动、精力充沛,在同龄幼儿中处于优势地位。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对其攻击性行为仅仅有稍微影响而已。

二、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在鸣鸣的适应性发展课程《手拉手》做的情境选择中是否应该合作、分享、帮助、谦让时,他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对是否可以推人、骂人,抢夺等行为回答是否定的,在日常活动中也能指出他人的不良行为,说明鸣鸣对在与人相处、对他人认可和接纳的行为方式已有较明确的认识。但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玩耍的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大打出手”,说明了鸣鸣在认知和行为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

三、情感交流甚少。

通过多次的家访,与鸣鸣父母交流,听取邻居、家人们的议论,我了解到,鸣鸣的爸爸工作十分繁忙,很少与孩子相处,情感交流甚少,教养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人身上。妈妈也因工作和家务的繁重常让其独自和小朋友玩耍,缺乏耐心、细心地指导孩子与同伴沟通相处的技能。在孩子与同伴交往中没能及时发现不良的行为举动给予阻止、批评。孩子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的反应,因妈妈的疏忽没有被阻止,没有获得解决方法的指导,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推理: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不一定要躲开,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认为“胜利”的体验比“躲避”的消极反应要开心得多,而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当这些行为不断反复后,进而养成一种习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