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背景分析: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们决定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主题实施时间:

2012年9月17日——9月28日

三、内容与要求:

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主题环境创设:

(一)墙面环境:

布置全家福照片的展示——粘贴爸爸妈妈的照片。

收集爸爸妈妈平时用的物品——妈妈的裙子、围巾、别针、口红,爸爸的西服、领带、鞋子等,试着穿戴,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并进行分类。

收集我小时候的照片——收集孩子小时候的照片,感受同伴的成长。

(二)区角环境:

(1)

动手区:帮爸爸装饰外套、喂面条、打扮弟弟妹妹、帮妈妈做头发。

(2)

生活区:帮妈妈穿项链、装扮爸爸的领带;有趣的小夹子、给小动物造房子、剥剥尝尝、扣钮扣、喂食。

(3)

语言区:投放家庭中相关事物和成员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看看说说。

(4)

建构区:我爱我家。

五、家园共育:

1、继续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孩子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将幼儿园作为自己的另外一个家。

2、带幼儿的生活照或全家福来园。

本月开展《娃娃家》主题活动,请家长配合收集一些物品。

3、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宝宝自己用餐;宝宝自己穿脱衣裤……),并通过模仿做饭、洗衣服、学着折叠衣服等活动,培养动作协调性。

4、多与孩子交谈有关幼儿园里一天发生的事情,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

5、带一些孩子小时侯穿的衣服、裤子等,让孩子在娃娃家中练习折叠的技能。

6、家长在家尽可能提供机会,引导幼儿自我服务,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和身体保护常识。

7、本月开展《娃娃家》主题活动,请家长配合收集一些废旧物品。

8、天气转凉,幼儿感冒的 较多,请家长配合带一些餐巾纸来园。

9、继续丰富本班的自然角。

六、实施方案:

活动一:语言游戏:故事:鸡蛋变娃娃

活动内容与要求:

1、在听听、说说、玩玩中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经验。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视频《鸡蛋变娃娃》(通过图片、视频,吸引幼儿注意,让幼儿生动形象的感知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观看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寻找动物宝宝,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谈话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幼儿自己说说。

幼儿自由分散寻找动物宝宝,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师:“今天我们小五班也来了一个动物宝宝,是谁呢?请你找找看。”引导幼儿找教师事先藏好的母鸡图片。

出示母鸡图片,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母鸡很着急呀,她怎么了?”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清讲故事《鸡蛋变娃娃》,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师引导:“母鸡怎么了?我们请它说一说。喔,原来鸡妈妈的鸡蛋不见了。鸡妈妈的鸡蛋到底跑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吧。

2、教师清讲故事,并与幼儿互动。

师提问:“鸡蛋变成什么了?我们一起学学看。”请幼儿说说。

(二)欣赏视频《鸡蛋变娃娃》

1、师:“你说的对不对,鸡蛋变成什么了?请你仔细看看。”教师播放视频《鸡蛋变娃娃》,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画面,完整欣赏故事。

师提问:“小狗和小猫,谁当爸爸?谁当妈妈?它们把什么当成自己的宝宝了?他们是怎样喜欢自己的宝宝的?小鸡是谁的宝宝呀?应该把它送到哪儿去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三、体验活动快乐,与宝宝做游戏

师:“爸爸妈妈,带着你们的宝宝,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引导孩子们与动物宝宝一起快乐游戏。

活动延伸:

将鸡蛋变娃娃的故事画下来,放在图书区,鼓励幼儿自己讲故事。

活动二、数活动:娃娃家——给谁用

内容与要求:

1、在游戏中感知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说说生活用品的用处,有初步的分类意识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分清图片上的物品

1、今天来客人了,看看是谁来了?

2、请出客人(爸爸),幼儿与客人打招呼,让客人入座。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吧,它叫什么名字呢?(爸爸)

3、请出客人(妈妈),我们管它叫什么呢?(妈妈)

4、请出客人(宝宝),我们也给他取一个名字吧。(宝宝)

5、幼儿重新与客人打招呼(爸爸,妈妈,宝宝,你们好)

二、了解不同的礼物的不同作用

1、引入:宝宝一家来做客,我们一起送礼物给它们。老师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你们想送什么礼物给他们呢?为什么送这个礼物?这个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小结后提要求:这里有许多要送给他们的礼物,。想想这些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数数有几个?和好朋友一起讲讲,幼儿互动自由交流

4、集体交流:我们一起看看你们选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送这个礼物给爸爸?为什么这些礼物送给妈妈?为什么这些礼物送给宝宝?这个礼物有什么用?

5、教师小结:这些不同的礼物都有不一样的作用。有的能玩,有的能穿,还有能用。

6、教师示范:我也选了礼物,看看是什么?都送给了谁?

7、幼儿示范。

提要求:我们都去送礼物,一定要告诉他们,你送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千万别送错了。

8、幼儿送礼物。提醒幼儿,它们的礼物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爸爸,妈妈说:“谢谢你们送我们适合、又非常有用的礼物。”

活动三、音乐游戏:扮家家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正确掌握念白部分的节奏和歌词。

2、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和齐唱部分。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正确掌握念白部分的节奏和歌词。

难点: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和齐唱部分。

活动准备:

1、事先练习节奏:XX X | XX X | 。

2、事先练习节奏:XX XX |XX X|。

3、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运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练习念白的节奏。

1、以去娃娃家来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去娃娃家做爸爸和妈妈,不过,要想成为爸爸妈妈,必须要经过娃娃家看门熊的考试。”引导幼儿练习节奏。

2、师:“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去娃娃家吧。”教师放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3、师:“我们要爬拱桥啦(出示第一条节奏)XX X | XX X | 。”引导幼儿打节奏。

4、师:“ 瞧,娃娃家的门上有节奏,这是他家门铃的节奏,谁来把这个节奏打出来,就能开门了。谁来试试?”引导幼儿一起打一打这个节奏XX XX |XX X|。”

5、师:“今天来娃娃家真高兴,我们一起打节奏来表达一下。”鼓励幼儿把二条节奏都打出来。(拍手、跺脚、拍肩)

二、学习歌曲

1、分角色

师:“娃娃家里,爸爸谁来做?”(男孩)“我们大声地说:“我来做爸爸。”

师:“女孩做娃娃家的妈妈,我们也大声地说:“我来做妈妈。”

师:“我们一起来呀?来干什么?”(娃娃家又可以说是玩扮家家。)引导幼儿说说。

师:“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办?我们来喂她。”

(师生互动:谁的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喂喂她!)

2、师:“嘘!小熊在说什么?他想请我们听一首歌?太好了!”引导幼儿安静。

3、音乐磁带放一遍歌曲。

4、师:“我也想来娃娃家做做爸爸、妈妈,你们想不想?我们和他一起唱好吗?”

5、幼儿跟着教师和录音唱两遍。

6、分角色唱:请男孩坐爸爸,唱第一句。女孩子当妈妈,唱第二句。其他的地方我们大家一起唱和念。

三、创编动作和替换歌词。

1、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

师:“小朋友,炒小菜这个动作可以怎么做?喂饭的动作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一起学学动作。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炒炒菜。”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一遍。

3、请自愿表演的幼儿来表演一遍。

4、尝试替换歌词。

师:“小朋友,炒小菜还可以是什么菜呢?”(花菜、芹菜等)

师:“那我们把它变一变。”教师示范替换,引导幼儿替换歌词,体验替换歌词的乐趣。

一起把刚替换的歌词连起来唱一遍。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去玩扮家家吧。

活动四:美术活动:太阳糖葫芦——指画

内容与要求:

1、以手指点画的形式画太阳的光芒

2、让幼儿感受手指点画的乐趣,感受色彩的绚丽多彩。

活动准备:颜料、太阳图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太阳公公来到小超市,看到超市里有许多的糖果,可是它进不去。那我们班的宝宝们一起送给太阳公公一些糖果,好不好?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太阳公公吃糖果,我们是怎么给他吃的?

2、教师示范,用手蘸一点红颜料在太阳公公的光芒上画糖果。小手指和颜料宝宝来帮忙,你猜猜是怎么给他吃的呢?

3、教师边读儿歌边示范:红太阳,放光芒,我想请你吃糖糖,手指蘸上红颜色,点在太阳光芒上

三、创作要求:

太阳公公还想吃很多的糖糖,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助他吧。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棉签蘸颜料时小心。

2、在每个光芒上画上果果。

五、引导评价:

太阳公公现在有很多的糖糖,,吃也吃不完,准备明天请好朋友一起吃

活动五:探索:做相框

活动内容与要求:

1、尝试制作漂亮的小相框

2、通过小相框的制作和装饰,提高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3、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尝试制作漂亮的小相框,通过小相框的制作和装饰,提高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难点: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操作包、蜡笔、纽扣,开心果壳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起兴趣。

师出示纸张,念儿歌:“小小纸,真好看,变一变,变成一个小相框。” 教师示范操作。

师:“看看,相框里面藏着谁?你的大头贴想贴在相框上吗?”引导幼儿自主说说。

二、幼儿欣赏、造型刺激。

1、欣赏小相框,请幼儿说一说小相框是如何变出来的?

师:“刚刚老师是怎么把它变出来的?请你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教师再次示范创作相框,引导幼儿观察相框四周的图形像什么?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相框上面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你觉得怎么样?怎样让它变得更好看?”引导幼儿思考,得出要装扮图形,涂上颜色。

师示范涂色,讲解涂色要求:“这样涂好看吗?为什么?涂色时要涂在轮廓线里面,这样才好看,你喜欢什么颜色就可以给它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贴个果壳上去。”

师取下相框及支撑卡纸,按照图示粘贴,并贴上照片。

三、大胆想象、动手创作。

1、提供各种材料。

师出示做好的相框:“我的相框做好了,好看吗?你想不想也做一个?”

2、播放抒情的音乐,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3、教师适当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幼儿一定的帮助。引导幼儿掌握小相框后面支撑物的粘贴。

四、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师:“你的相框做好了,请你给我们展示一下。”

幼儿展示自己的小相框,说说自己的创作。

活动延伸:

将相框放在娃娃家展示。

活动六:语言《小熊醒来吧》(学习书17)

活动内容与要求:

1、在完整欣赏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大意,懂得妈妈是多么的爱自己,进一步了解和增进亲情。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完整欣赏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大意,懂得妈妈是多么的爱自己,进一步了解和增进亲情。

难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音故事《小熊醒来吧》、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听录音故事《小熊醒来吧》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森林玩吧。嘘!是谁在打呼?谁还在睡觉呀?我们去看看。”出示小熊睡觉图片,师说:“原来是小熊。熊妈妈一早就出去干活了,谁会来叫醒小熊?”

听故事,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

4、出示动物图片,师提问:“谁来叫醒小熊的?学学他的动作。小熊醒来了吗?谁叫醒了小熊?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说故事内容。

5、再次完整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大意:小熊的妈妈不但勤劳而且还很爱小熊——把好吃的的烘山芋带回来送给小熊吃。

二、你们的妈妈会帮你们做些什么事情呀?

1、师:“你们的妈妈会帮你们做些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请幼儿大胆表达。

2、师小结:“小熊的妈妈和宝宝的妈妈一样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留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活动延伸:

去娃娃家给爸爸、妈妈做顿饭。

附故事《小熊醒来吧》

熊妈妈很早就起来干活了。小熊还在睡觉。

鸟儿唱:“嘀哩哩!嘀哩!嘀哩!”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听不见。

“喵喵喵,喵喵喵!”是小猫来了。小熊还在睡觉。

“蓬蓬蓬,蓬蓬蓬!”是小象走过。地都震了,小熊还在睡觉。

熊妈妈回来了,带回来一只烘山芋,放在小熊的鼻子前,轻轻摇一摇。小熊一下子睁开眼,说:“噢!妈妈!多香啊!”小熊醒来了。

活动七:计算——整理物品(优化教程5)

内容与要求:

1、在游戏中感知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说说生活用品的用处,有初步的分类意识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一份,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分清图片上的物品

1、师:今天我们来做小客人,施老师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好不好?开来我家看看吧,请进。

2、师:今天我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所以一大早我就去超市买了好多东西,准备把家布置的很漂亮,可是我还没有想好要怎么把这些东西放放好,你们来帮帮施老师好不好?

二、了解不同的物品的不同作用

1、引入:看老师准备了许多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可以把它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呢?为什么?

3.小结后提要求:这里有许多物品,我们已经把它们放在了应该放的地方。我可真有谢谢你们的帮忙。那如果今天妈妈也买了很多物品想要布置我们宝宝的房间,你们能自己动手试试吗?

4.幼儿尝试操作材料。

5.教师小结:这些不同的物品都有不一样的作用。有的能玩,有的能穿,还有能用。我们宝宝的本领可真大,看你们把房间布置的真漂亮,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活动八:音乐《别吵,小宝宝睡了》(学习书17)

活动目标:

1、

学习听音乐排成音乐课队形。

2、

理解歌曲大意,初步学唱整首歌曲。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大意,初步学唱整首歌曲。

难点:学习听音乐排成音乐课队形。

活动准备:

录音歌曲《别吵,小宝宝睡着了》、小熊一个(营造安静的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排成马蹄形。

师:“小耳朵听好,这是什么音乐?我们要干什么了?第一遍音乐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二遍音乐拍手。”幼儿听音乐排成队形。

二、复习歌曲《好孩子不要妈妈抱》,师要求:“跟着钢琴唱,体会妈妈工作很辛苦,我们放学了自己走不要妈妈抱。”

三、新授《别吵,小宝宝睡了》

1、师抱着小熊:“嘘,小熊想睡觉了,我们可以怎么帮他。”引导幼儿说出“抱抱它”“亲亲它”等。

2、师:“嘘,我要哄小熊睡觉啦。”教师抱着小熊,边唱边做动作。

3、师:“娃娃家还有好多小熊想睡觉,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哄哄它们,我们来学学哄小熊的本领吧。”教师告诉幼儿歌名,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引导幼儿听音乐节奏练习拍打小手。

4、老师帮助幼儿分析歌词并带念歌词。

5、分形式练唱,并且表演。

四、舞蹈《找朋友》

师:“我要考考你们的本领学好没。”教师放音乐,帮助幼儿练习跟着音乐节奏作相应的动作。

活动延伸:

去娃娃家哄小熊睡觉。

活动九:美术:和奶奶一起散步

活动目标:

1、尝试避开障碍流畅地画线条.

2、模拟小动物与奶奶一起散步的情景,体验关爱奶奶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张公园背景图

大树、小树和小动物的粘贴图片、水彩笔

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关爱奶奶

学一学儿歌《敲敲背》

师:宝宝们,你们每天来幼儿园都是谁送你们来的呀?

幼:奶奶!

师:奶奶好不好呀?喜不喜欢奶奶呀?

幼:喜欢!

师:奶奶每天照顾宝宝,年纪也大了,奶奶累了,我们为奶奶敲敲背好吗?

幼:好!

师:来,我们一起来敲敲背!

奶奶亲呦

我是你的好宝宝呦,

宝宝不撒娇呦

宝宝不胡闹呦

咚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呦

两只小手忙得欢呦,

咚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呦

两只小手忙得欢呦

师:宝宝会给奶奶敲敲背,我们会帮奶奶做什么事情呀?(讨论)

幼:我会陪奶奶去买菜.

幼:我会和奶奶一起做家务.

幼:我会帮奶奶一起烧饭.(幼儿用动作模仿)

示范操作——尝试避开障碍流畅地画线条

1、教师演示

公园里有许多大树、小树,先到大树下去玩玩.走一走,看一看,大树大树在前面.(用深色水彩笔从乌龟处开始画线,表示散步路线)走到大树下,对大树说:"大树,你好!"(笔绕着大树画一个圈,表示打招呼)

以同样的方式到小树边去玩.

师:我们去和小树打声招呼好不好?

幼:好!

师:小树小树早上好,打声招呼好朋友!(用深色水彩笔从乌龟处开始画线,表示散步路线.笔绕着小树画一个圈,表示打招呼)

2、师幼共同演示:奶奶走累了,坐下歇一歇.

指给奶奶看公园里还有什么好看的东西.

师:宝宝们,看一看,公园里面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

幼:还有小花和小草!

幼:还有小山!

幼:还有一座小桥!

和看到的东西打个招呼.(画个圆圈)

师:那么我们一起牵着奶奶的手去和这些朋友打声招呼好吗?

幼:好!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交流分享

将绘画作品错落有致的贴于黑板上,组成一片"大公园"

师:看!这里有一片好大的大公园,里面有好多好多大树,有好多好多小山坡,漂亮吗?

幼:漂亮!

今天你陪着奶奶在公园里看见些什么呢?(手指沿着绘画路线边走边念儿歌)师幼共同:xxx,和奶奶,公园里面去散步.走一走,看一看,看见了小花,小花好小花好.我和小花打招呼……

师幼共同:xxx,和奶奶,公园里面去散步.走一走,看一看,看见了大树,大树好大树好.我和大树打招呼……

师幼共同:xxx,和奶奶,公园里面去散步.走一走,看一看,看见了小山,小山好小山好.我和小山打招呼……..

活动十:探索:宝宝家的卫生间(操作包5)

活动内容与要求:

1.了解卫生间里的日用品的各自功能以及它们的摆放位置。

2.教育幼儿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卫生间里的日用品的各自功能以及它们的摆放位置。

难点:教育幼儿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包(第5页);范例一份(方便幼儿掌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师:“宝宝刷牙、洗脸在家里的哪个房间做这些事情的呀?”引导幼儿说出卫生间。

(2)

师:“卫生间里可以做哪些事情?”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3)

师:“为什么要早上刷牙、晚上睡觉前刷牙?为什么要洗脸?为什么要洗手?”引导幼儿知道要讲卫生。

(4)

师:“牙刷、牙膏、毛巾、肥皂、洗手液各自有什么用呀?”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5)

教师小结:勤刷牙、洗手、洗脸,这些是好习惯,不让细菌侵略我们的牙、手、脸,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棒棒的。

二、出示范例,并示范制作步骤。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宝宝家的卫生间。

师:“宝宝家的卫生间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

2、师:“看看卫生间里有什么?这些地方是放什么的?”引导幼儿说说。

3、老师示范操作步骤,并告诉幼儿这些日用品的后面有粘性,可以直接黏贴上去。

三、幼儿边探索边操作。

1、师:“请你把这些日用品放到宝宝家的卫生间里。”幼儿操作。

2、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地方。

3、提醒幼儿想清楚了再把日用品贴上去,否则贴上去后不可能再次使用了。

4、提醒幼儿日用品要求贴正,不能东倒西歪。

四、作品展示,分享快乐。

师:“你家的卫生间装满东西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幼儿一起参观卫生间。

活动延伸:

回家观察自己家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东西是如何摆放的。

活动十一:语言:鸡的一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鸡的一家》,尝试情景表演。

2.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鸡的一家》,尝试情景表演。

难点:尝试情景表演。

活动准备:

1.课件《鸡的一家》。

2.角色头饰若干:公鸡、母鸡、鸡蛋、鸡宝宝。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鸡的一家》

1.教师模仿鸡的叫声,吸引幼儿并引出故事名称。

师:“叽叽叽,是谁来啦?”引导幼儿说“鸡”。

师:“原来是鸡的一家来做客了,你们欢迎它们吗?”

2.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师:“鸡的一家发生什么事了,请你看看。”教师放课件,幼儿欣赏。

3.讨论:

师:“故事里都有些谁?它们怎样说话?”

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怎样?”

师:“小鸡从哪里来?”

二、表演游戏:鸡的一家

1.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幼儿跟课件学讲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鸡的一家》发生了什么故事。”引导幼儿一起讲故事。

2.进行角色扮演。

师:“你喜欢谁?请你来学学它好吗?”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戴上头饰,模仿鸡爸爸与鸡妈妈的对话,使用 "我想要……"、

"我愿意……"的句式。

三、对话游戏:小动物是怎样说话的?

教师使用" * * 是这样说话的"的句式,让幼儿认识其他各种动物。

例如:师问:"小鸡小鸡,怎样说话?"幼答:"叽叽叽,叽叽叽,小鸡就是这样说话。"

活动延伸:

将动物头饰投放在角色区,供幼儿表演。

七、主题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有大部分孩子是初次进入托幼机构,对幼儿园环境、老师的不熟悉及对家人的依恋,造成幼儿的情绪有较大的波动。虽然孩子来园已有一段时间,但孩子们在园还是表露出些许的陌生感。根据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及其对自己与家庭的基本生活经验,幼儿较喜欢在一个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活动、交往,因此我们从“娃娃家”这一主题出发,为幼儿创设一个熟悉、温馨而又亲切的娃娃家环境。为了让幼儿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我们又从幼儿的基本生活经验入手,如:介绍“我的家”、“爸爸妈妈好”等集体活动,稳定幼儿情绪,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馨。

在娃娃家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活动需要不断调整教室环境,为幼儿创设了舒适、温馨的娃娃家,使孩子对这教室产生亲切感,从陌生到接受,最后到喜欢,也有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岁的孩子自主意识逐渐形成,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先认识自己,然后再关注到家庭成员。在一连串的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五官,了解了小手小脚的作用,学会了自己换鞋、自己取点心、倒牛奶,自己洗手、洗脸、擦鼻涕,尝试了自己穿脱衣服。我们让幼儿带来了他们和爸爸妈妈的合影,并亲手制作漂亮的相框和用手工纸制作成的小花,布置在教室里墙面上。孩子们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人,稳定了他们的情绪。我们还通过“打扮爸爸妈妈”、“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飞呀飞” 等集体活动和游戏,让孩子穿上爸爸妈妈的衣服、鞋子,体验装扮成大人的乐趣。孩子一步步地成长,不仅增加了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也有效促进了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集体活动固然是一种形式,但更适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情境中、在点点滴滴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渗透初步的倾听习惯、学习习惯。

“娃娃家”这一主题活动对于稳定小班幼儿的情绪、拉近他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