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他继承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教育思想遗产,吸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成果,总结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经验,并结合他本人长期的教育实践系统地论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学校教育的多方面要求,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对以后的学校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生平和世界观

1592年,夸美纽斯出生在一个“捷克兄弟会”会员的家庭,父亲是磨坊主。当时,捷克归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兄弟会继承十五世纪以来捷克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新教教派的民主主义精神,继续进行反对异族统治,反对封建剥削和天主教会控制的斗争;同时,非常重视开办学校,对其成员的子弟实施普遍的初等教育。夸美纽斯十二岁时失去双亲,由兄弟会资助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大学学习时,他对封建的经院主义教育十分厌恶,产生了用捷克语编写百科全书,以便在祖国人民中传播科学知识的愿望;同时开始收集和编写捷克谚语。离开大学以后,他便担任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的工作。从此,他一生始终满腔热忱,为反对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改革教育而积极活动。

1618年,捷克人民举行了反对德意志天主教贵族统治的起义,以这次起义为导火线,爆发了持续三十年的战争(1618—1648)。这是在德意志境内各诸侯和国王之间,新旧教派势力之间,以及先后卷入的西欧、北欧几个大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场国际战争。1620年,捷克战败,德意志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对捷克人民和新教派别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掠夺,强迫捷克新教徒改信旧教,并以德语为国语。夸美纽斯在战火中丧失了全部藏书和手稿,又在战后瘟疫中失去妻儿。在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失败、祖国遭受灾难与不幸的日子里,夸美纽斯于1623年写成揭露封建贵族罪恶和天主教会黑暗的社会政治性文学著作一——《世界迷宫与心的天堂》。

捷克兄弟会的广大成员为了坚持新教的信仰,于1628年迁往波兰避难,夸美纽斯也随之离开祖国,从此终生在国外流亡。在波兰,他主持一所改为古典中学的兄弟会学校,兼教物理。在这期间,他撰写了几部重要的教育著作:拉丁语教科书《语言和科学入门》(1631年),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大教学论》(1632年),以及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母育学校》(1633年)。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研究“泛智”问题,准备编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泛智论”。这一设想得到英国进步人士的支持,1637年英国出版了他的“泛智论”写作计划,1639年又以《泛智的先声》为名再次出版,从而轰动了西欧。1641年,夸美纽斯应邀前往英国研究泛智问题。由于英国爆发内战,转赴瑞典。夸美纽斯希望瑞典帮助他的祖国获得独立,因而接受瑞典政府的要求,从事编写教科书和语言教学法的工作。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