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谓“国学”,一个是就现代学术范围内讲的所谓中国学。

中华民族的全部文化都可以涵盖进去,人文、地理、民族、风俗、建筑,包括琴棋书画。

真正的国学,只能是在中国相传了五千年的“心学”。

“心学”这个词虽起源于宋,但学界普遍认为,最少可以从孔子算起,但从《论语》看,可追溯到尧:

《论语》二十,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天禄永终,四海困穷,允执厥中”。

“允执厥中”四字又见于《尚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从这里再看儒家的观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允执厥中”的意识。

从这里再看《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对“允执厥中”四字最准确的阐解。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明确讲“明德”就是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知”。

这个“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

这个“心”和西方文化的“心”不完全一样。西方文化的“心”单指“意识”。中国文化的“心”包括了生命的全部感知、觉知、悟知,一切生命活动说到底只是一个“知”。

这个“知”,在中国心学中可是复杂了。

“知”永远是整体的。

“人心惟危”,全是“道心惟微”。

“天之历数在尔躬”。

“明德”是“止于至善”的。

“明德”永远是“天命”的产物。

北京大学的《孔子辞典》把儒家理论体系概括为:

“天——命——礼——仁——知——中庸”

朱熹:“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王阳明讲“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礼)”。

“仁——义(宜)——礼(理)——知(智)”

“仁”

“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天之历数在尔躬”,“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的天命观完全不同于上古时代的鬼神天命观。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