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我在急诊室上班,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快1岁的婴儿急匆匆地来到诊室。连忙打开包着那小孩子的包被和衣服,我发现孩子全身是汗,面色发青,呼吸急促,脉搏微弱,测体温达40摄氏度,立即予冰枕、温水擦浴、吸氧、补液等治疗,两个多小时后,患儿基本脱离生命危险,收住院继续治疗。

事后,我问患儿母亲:“大热天为什么还给小孩包那么厚的被子?”“他感冒、发热了,我怕他再受凉,加重病情。”

中国老百姓认为“受凉”是感冒的常见原因,那么感冒、发热后很自然地想到要保温:包很厚的包被,夏天还不敢开空调、吹电扇。

其实,发热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轻度发热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抗病能力增加;但体温过高机体的消耗增加,机体抵抗力降低,甚至会出现抽搐。此时,若将患儿置于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尽量少穿衣服,可以增加皮肤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还可用温水浴、酒精擦浴、冷湿敷、冰枕、药物等方法降低体温。这样不但不会使病情加重,还可避免机体的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以及抽搐的发生。相反,捂得过多不利于散热,还会引起大量出汗、脱水、循环血量减少,甚至出现休克、呼吸循环衰竭等。发热时捂着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