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亲自指挥的北伐战役实际共有五次,分别是:

228年1月出祁山,后因街亭兵败退军;

228年12月出散关攻陈仓,20余日未下粮尽退兵;

229年春,进攻占领阴平、武都两郡而归,双方未交战;

231年2月出祁山,后因粮尽退兵;

234年经斜谷出五丈原,后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军。

另有230年7月防御魏军对汉中的进攻,双方因大雨未交战,后来蜀军的反击作战史书未记载诸葛亮直接参加。

本文从军事历史的角度对其中的第五次北伐战役进行一些分析,其中一些分析与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不同,特提出来讨论。

一、 役前的局势

蜀国自231年6月第四次北伐撤兵后,已经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了。因此蜀军此时不仅已经补充了第四次北伐的作战消耗,估计实力还有所增强。其中233年进行了平定南夷豪帅刘胄反叛的小规模作战。诸葛亮又使用木牛、流马将粮草运输至斜谷口一带,并沿斜谷建立粮仓,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好了准备。

魏国在西线一直采取守势,没有与蜀国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在东线,这两年连续与吴国有中等规模的作战。

吴国在这段时间里,一直不断向魏国发动中等规模的军事行动,其中233年吴主曾亲自出动进攻合肥新城,没有获胜。

鉴于以前吴蜀双方对魏军事行动的不统一,此次专门进行了协调工作,约定双方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使魏军东西不能兼顾。

二、战前双方部署

由于此前蜀军连续多次进攻魏关陇地区,魏国已经逐步在该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防线。当时双方在关陇地区的兵力部署大致是:

魏军:大将军司马懿、杨武将军郭淮率西线主力兵团屯于长安一带,5万人左右;

征蜀护军秦朗(由魏明帝派来增援)率2万人随后赶到战区;

另外在陇右的天水郡、祁山等地大约还有防御部队1~2万人,由于距离远,没有参战。

故魏军在西线的总兵力约9万左右。其中参加本次战役的兵力为7万人左右。

由于近三年西线没有什么军事活动,所以魏军在西线保持的基本兵力属于中等水平。考虑到魏军利用秦岭有利地形作防御作战,这些兵力已经足够了。《中国军事史》则估计魏军兵力不少于7万人。但是准确数字无记载。根据魏明帝严令司马懿在西线坚守不战,估计在西线是蜀军兵力占有一定的优势。

蜀军:蜀汉丞相诸葛亮、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杨仪、征西将军姜维、讨寇将军何平、将军马岱等统大军出斜谷进军关中,总兵力号称10万人,实际估计8~9万人。(根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二》的记载)

由于吴蜀建立了同盟关系,蜀军可以集中所有兵力与北线,除去汉中的少量留守、成都和南方的一些部队外,其余应都在这里了。由于蜀军前面恢复了近三年的时间,总兵力应当在11万左右。

蜀军战役企图:考虑到陈仓已经成为坚固的要塞,而远出陇右难于及时形成对魏国的威胁和与吴国的协同进攻,加上魏军两线作战兵力不足,因此本次战役,诸葛亮冒险出斜谷直接进攻关中的中部地区。

魏军战役企图:由于东、南线吴军的三路进攻对魏国威胁更大,因此魏明帝集中主力先迎战吴军对合肥、襄阳、广陵的进攻,以部分兵力增援西线,在西线依托有利地形坚守,以尽量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三、 战役实际进程

在第一、二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从第三次北伐开始,改变了基本战略——不以夺占魏国城市为重点,而是以围困魏国战略要点,诱使魏军来援,自己控制强大的机动兵团以求在野战中歼灭魏军的主力。本次战役诸葛亮依然采取这一战略,希望寻求魏军主力决战。

公元234年2月,蜀军开始自汉中沿斜谷向关中地区进兵。由于秦岭谷道崎岖难行,直到4月蜀军才到达关中的郿一带。

此时,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河,在渭河南背水筑垒坚守。

司马懿认为,如果蜀军依山东出武功,魏军的形势将比较困难;若蜀军西上五丈原,则魏军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诸葛亮率军出谷后,看到魏军已经沿河筑垒坚守,于是西上五丈原。

魏将军郭淮认为蜀军下一步将自五丈原北进,占领北原,以切断陇道,威胁魏国的陇右与关中之联系,迫使魏军与其决战。因此建议抢先占领该地。司马懿于是派郭淮率部进占北原。

当郭淮占领北原后正在修筑堡垒时,蜀军前军已经开始向北原进攻了。在郭淮发起反击后,蜀军的这一计划没有成功。

接着,诸葛亮率大军假装向西前进,许多魏将均认为蜀军将进攻西面的防区。郭淮判断蜀军如此明显地西进,必定是声东击西,希望魏军主力西援,好趁机向东进攻阳遂。果然后来蜀军趁夜猛攻阳遂,由于魏军已有准备而没能成功。

这时的形势是:蜀军在五丈原一带的渭河南岸地区占据了一块阵地,其东面是司马懿的主力沿渭河一线筑垒坚守,其北面是郭淮军依托北原的地势筑垒防御,其西面是坚固的陈仓要塞。只有南面是通往汉中的斜谷。

从5月到8月,诸葛亮多次向魏军挑战,但是魏军坚守不出,这样渡过了100多天。期间诸葛亮考虑到魏军希望等蜀军粮尽自动撤兵,于是在当地进行屯田。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蜀军开始撤退。司马懿得到消息,开始准备发起追击,结果被蜀军打出的诸葛亮旗号所欺骗,担心这是蜀军的诱敌之计,又放弃了追击。等到得知确实情报后,蜀军已经安全撤走了。

整个战役到此全部结束。自234年2月到8月共历时7个月。

司马懿智谋与诸葛不相上下刘禅废人矣,魏国之所以能胜还在权术上魏国君主虽与诸葛亮相差太大但比刘禅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派宦官腐蚀刘禅,蜀国又兼国力`人口,经济诸方面原因所以大败,其实诸葛亮会治国而不会治人,一个性情中人!!!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首先,原定计划落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指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然而,关羽“刚而自矜”,不听诸葛亮的部署,对吴狂傲,以至荆州失守。后虽蜀吴 “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但两国异心,不可能联合北伐。因此诸葛亮的两路北伐计划不能实现,对其北伐的威势大打折扣。

其次,计划遭人为破坏。刘备不听众谏,为报弟仇而兴师伐吴,以至被火烧联营七百里,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蜀国可谓元气大伤了。据说,当时蜀国已经具备了北伐的条件,只因攻吴而流产。结果使诸葛亮北伐推迟了七年,如果早七年北伐,又无伐吴之败,鹿死谁手,尚难定论。

诸葛亮在事后曾叹言:“孝直(即法正)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必不倾危矣。”司马光认为“不谏者,以汉主怒盛而不可阻”。虽说不可阻,但诸葛亮也可以随军出征,也就不会让刘备惨败。

再次,领导无能。后主刘禅暗弱,听信谗言,两次在北伐成功之际,诏诸葛亮回师,因而功败垂成。

第四,蜀国人才青黄不接。由于诸葛亮过于忠心。他“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亲理细事,汗流终日”。而对于部下的劝谏,他却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结果,大家少了锻炼机会。诸葛亮在临终前只说出蒋琬、费祎可继任,而“蜀之人无足以继祎者矣”。而像北伐这样的大事,非一人可成功。连诸葛亮死后退兵,对付魏延叛乱都要诸葛亮安排,可谓“蜀中无大将”了。北伐怎能取胜?诸葛亮没有做好人才培训,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失误。

第五,由于诸葛亮“食少事烦”积劳成疾而过早逝世,给蜀国带来巨大的损失。正如刘禅在悼词上说:“如何不弔,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虽然有些夸张,但如果诸葛亮不死,可能真能吞并魏国。

第六,诸葛亮忽略了时局的变化,造成在策略上的重大失误。当时荆州失守,原定计划落空;刘备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而益州之众不过九十四万。比魏国少三百多万;蜀国军队才十万,而魏国在前线的军队就有二十万,故魏将曹真举众拒赵云、邓艾的疑军之余,还有能力“命张郃拒亮”。敌众我寡,仍要北伐,实难取胜。

若要取胜,须用奇兵。魏延曾建议:“闻夏侯琳,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而诸葛亮却认为“不知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司马光认为诸葛亮知己知彼,小心谨慎。但在当时,蜀军兵少粮少,敌将无能,出奇兵有取胜的机会。如今却错失良机,使魏军得到喘息,复用司马懿拒蜀,以至北伐失败,真是可惜啊!

不用奇兵也该屯兵积粮,逐步吞并。范雎曾说过:“近攻以广我之地,自近而远,如蚕食叶,天下不难尽矣。”而诸葛亮却长驱直进,结果粮道狭长,难于运输。第一次北伐就是因粮道街亭失守而失败,六出祁山有三次因粮尽而退兵。最后一次北伐虽然“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但时不我待,“相持百余日”,诸葛亮 “疾病,卒于军”,这次北伐也以失败而告终。

说到失街亭,诸葛亮也有一定责任。他“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稷 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稷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张郃大破之。亮进无所拒,还汉中。”虽然马稷在南征时说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战略,深受诸葛亮赏识,以至他在用人时考虑不周,但他应当派遣得力的助手协助马稷。可王平却不能阻止马稷的错误部署。监督制度没有做好,诸葛亮有一定责任。

看来,陈寿认为“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不是没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