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11月份数学教育活动指导

教育活动内容

几多几少——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认识8、9——认识8、9,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理解其实际意义;能准确点数实物,并能与数字相对应。

排排队——感知10以内序数的含义以及它在生活中的意义;尝试获得给10个物体排序的体验。

小蛇回家——能按数字1——10的顺序走出迷宫,掌握数字顺序。

数学活动分析与指导

一、发展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教学(小、中班合一)(11月)

二、区别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低(矮)、粗细、厚薄、宽窄、轻重、远近的教学(小、中班合一)(11月)

大班11月份数学教育活动指导

教育活动内容

老狼老狼几点中——理解故事的事件与时间的关系

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理解测量结果和工具的关系

10个10个的数——掌握10个10个数数的方法;能辨认1——100的整数

数学分类——能按三种条件连续分类;发展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数学活动分析与指导

一、发展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教学(在小、中班基础上。除教学要求,其它均相通)(11月)

大班教学要求:要在小班、中班、认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学习从自身出发,区别左右

二、区别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低(矮)、粗细、厚薄、宽窄、轻重、远近的教学(在小、中班基础上)(11月)

1、大班教学要求: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认识两个以上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粗细、厚薄、轻重、远近等,巩固和加深对物体的大小等的认识。

2、大班方法:

(1)目测(中班已讲)

(2)自然测量—就是选用适当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把它作为测量物体的量度的标准,用它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上量一定的次数,通过比较次数的多少来比较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A、指导幼儿选择好测量工具。用小木棒当尺量一量二根木杆的长短;把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拃一拃两张桌面哪张宽,哪张窄;用脚或用脚步测一测两个不同距离的远近;用手掂一掂两个物体的轻重等等。

B、教师要讲解演示测量的过程,使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如:要量两根竹竿的长短,可选用冰果棍作为测量的“尺子”,接着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怎样拿“尺”,怎样移动尺和使手中的尺首尾相接地往下量,并告诉幼儿边量边数连续测量的次数。

C、把物体的长短之比转换成先后测量两个不同长短的竹竿的次数之比,从而判断出哪根长哪根短,再把两根竹竿并放在一起,让幼儿看一看,量得的结果与实际的结果是否一致。

D、让幼儿进行实际测量的练习

3、注意

(1)要使幼儿人手都有一套小教具,都能进行实际操作与练习。

(2)要使幼儿先弄清楚用自然测量的办法所测得的数的大小和物体的量之间的关系。(同样大的物体数量越多越大:比长短,数量越多越长;比厚薄,数量越多越厚)

(3)使幼儿知道测量工具不一样与量得的次数的关系(用测量来比较不同的量,要选用同一“尺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