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习涂色的能力,加强手腕的灵活性。

2、宝乐意参与绘画活动。

3、体验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油画棒、大树图片、已经画好的树叶。

2、欢快的音乐、呼啦圈与宝宝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问候时光:

1、接待。教师与宝宝及爸爸妈妈交流问候,表示欢迎。

2、问候歌《老师,您好!》。

3、点名游戏:朋友在哪里。

运动时光:身体找找家

活动目标:

1.熟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名称,丰富宝宝对身体的已有经验。

2.能大胆进行游戏,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A.教师向宝宝和家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启发孩子学说。

B.教师介绍玩法。

C.家长与宝宝一起玩游戏。鼓励宝宝和家长一起玩。

活动指导:

1.家长在参与游戏时动作要轻,态度要温和,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感染宝宝,鼓励宝宝。

2.如果宝宝有紧张、害羞的感觉,家长要给予宝宝鼓励或停止游戏。

欢乐时光:音乐蹦擦擦:小鼓手

活动目标:引导宝宝大胆地走到前面,培养宝宝对节奏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面小鼓、鼓锤。

活动过程:

A.教师出示小鼓,激发宝宝兴趣。

B.宝宝跟着儿歌的节奏进行敲打。

活动指导:

1.家长鼓励宝宝勇敢地走到前面去敲鼓。

2.家长可以用拥抱、亲吻、鼓励性语言的方式鼓励宝宝。

(下面的宝宝可以和台上的宝宝一起做动作,形成互动。)

3..聪明转转转:树爷爷穿新衣

活动过程:

A.出示大树,激发兴趣。

B.宝宝取用具,并用语言表达“我想要树叶”。

C.宝宝为树叶涂色,家长鼓励宝宝大胆涂色,尽量涂满。

D.展示作品,家长和宝宝一起欣赏,增加宝宝的成功感。

活动指导:教师可以发给宝宝小贴纸以示鼓励。

温馨时光:《好玩的浴巾》

爸爸妈妈与宝宝在家一起游戏“好玩的浴巾”(或结实的床单),与宝宝一同体验游戏的快乐。

家庭延伸:

家长可以将报纸挖洞将身体某一部位隐藏,和宝宝一起玩“什么不见了”的游戏,巩固幼儿对身体部位名称的认识。

附:

1.点名游戏:玩法--当老师点到宝宝的名字时,请这个宝宝去摸另一个宝宝,可以摸摸他的衣服、小手等。

比如:请你摸摸妞妞的鞋子跑回来。(老师最好请这个宝宝去摸比较大方的宝宝。)

2.敲小鼓时的儿歌:

敲小鼓,敲小鼓,我的小鼓会说话,上敲敲,下敲敲,左敲敲,右敲敲,咦!我的小鼓不说话了。

3.身体找找家

玩法: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自选),带着宝宝和家长一起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围着呼啦圈走,当音乐停的时候,请宝宝和家长按照教师的指令给自己的身体部位找家(家即是呼啦圈)。比如:教师可以说当音乐停的时候,请宝宝和家长的小手回家。

设计意图:

0-6岁是婴幼儿的动作敏感期。2岁左右的宝宝的动作发展与心理、智能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动作发展成熟了,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此次活动的设计,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这样不仅能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而宝宝有个好心情也是参加各种活动的基础,让宝宝在家长的陪同下放松心情,感受与体验参加亲子活动的快乐。为宝宝愉快地参加亲子班的各种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