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有广泛影响的“迪斯尼”、“芭比娃娃” 等许多世界著名玩具品牌入驻东莞,虽然玩具企业在东莞超过上千家,但是大部分是由“三来一补”的“三资”企业构成,主要是通过香港、台湾的公司获得国外著名玩具企业的授权,在东莞贴牌加工生产,再出口到欧美和日本。当时有着“全球玩具70%来自中国,中国玩具70%来自广东,广东玩具60%来自东莞”之说,玩具产业成为东莞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经过30多年的产业发展,这些贴牌企业从玩具的设计到销售等多由外方控制,而少有自主研发,企业只是从中赚取在整体商品售价中占极小比例的加工费,大部分企业不注重自有品牌建设,有影响的自主品牌更是凤毛麟角。

起步于1985年的澄海玩具产业的发展却与东莞大不相同。虽然也是经过从国外来料加工到贴牌,再经香港、台湾的贸易商出口海外,但是经过几年发展后,一些企业开始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合作,企业在产品设计、模具开发、信息技术上,逐步形成系列化和规模化。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建立,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带动了玩具产业链的发展。

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原材料及人力成本的一路上涨,国外订单减少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双重冲击之下,加大了玩具产业的压力。靠“三来一补”成长的东莞玩具制造业,除了低成本制造外,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升高,产业资本就会掉头而去另觅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