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空中还有座弯弯的彩虹桥,青青的草儿,绿绿的大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飞来一只黄蝴蝶,落在小红花上。”在小班孩子的眼中,世界是色彩斑斓的,绚烂多彩的。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它是由线、形、色、构图组成的。而小班幼儿首先就是从色彩开始萌发对美术艺术的兴趣的。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色彩感,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以和谐的色彩来表现和创造周围的世界。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也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从“选色”着手,探究小班幼儿绘画创作中对不同色彩的感知与兴趣,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同时对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班的绘画特点

(一)小班上学期:无意注意占主导优势。幼儿在观察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观察笼统,一形多义是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偏爱的鲜艳的颜色,能区分3~4种或更多差异明显的颜色,对差异不明显的颜色常常容易混淆,如蓝色和绿色。喜爱用各种颜色在纸上随意涂鸦,但在表现图像符号时,很少调换颜色,作品色彩单调。

(二)小班下学期:无意注意仍占一定优势,而有意注意开始萌发。观察力和辨别能力有明显提升。下学期初幼儿的观察无顺序,多遗漏,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逐步能控制手的动作,使手眼一致。从无控制涂鸦转向有控制的涂鸦,从以“动作”为主要特征的绘画活动开始向以“想象”为特征的绘画活动演变,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愿望。能说出更多常见的颜色的名称,有意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鸦,但对颜色深浅等元素尚不敏感。在创作过程中能制动调换颜色,对鲜艳、明亮的颜色有偏爱。

二、小班的“选色”特点

(一)无意选色:

1.无意识固定“选色”:只选择一种或两种相近的色彩进行作画,且每次首选该色。不论太阳、云朵、花儿、小草……都是一样的颜色。

2.无意识任意“选色”:看见什么颜色用什么颜色,随意使用颜色作画,画面颜色杂乱,不可根据画面色彩盲目评价。

在绘画作品图案一致的情况下,若“选色”不同,赋予绘画作品的意义、象征随之改变。当幼儿处在无意选色的情况下,无论使用何种色彩进行相同图案绘画,作品的意义与象征性都不改变。

(二)有意选色

1.有意识指向“选色”:幼儿根据自己作画的需求及想表达的意义来挑选色彩。如:绿色涂小草、红色涂花朵、黄色涂太阳……幼儿能有意识地指向性选择涂色。

2.有意识想象“选色”:想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作画时充满想法,愿意大胆表现不一样的感觉。

小班上学期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无意识固定“选色”及无意识任意“选色”,少数发展较好的幼儿达到有意识指向“选色”。至小班下学期幼儿将更大胆选色,绘画将充满情趣,令人深思。

三、影响幼儿绘画“选色”的因素

(一)对色彩的认知单一

小班幼儿年龄小,基本能够辨认红、黄、蓝三种基本色,由于绘画创作目的不明确,并且对颜色的辨认是直觉的、具体的,所以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将颜色的名称与具体的颜色对应起来,尤其是近似色、混合色,更容易混淆。不能区别色彩的明度,如红和粉红,蓝和淡蓝等。对一些近似色也模糊不清,如蓝和绿,蓝和紫,红和橘黄等。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在进行着色时,只选用一种颜色来完成画面。小班初期的幼儿,使用颜色搭配的经验十分贫乏,对色彩的认识也十分粗浅,在“选色”时,无意识任意去选择色彩作画。

(二)被动吸收生活环境中的色彩

生活中的色彩无处不在,小朋友的衣服色彩鲜艳亮丽,成人会赞美他的衣服。成长关注到了幼儿的衣服,幼儿就观察自己的衣服:“你看我的衣服,有红色蝴蝶结的,我的衣服是红色的。”成人关注到车辆的颜色,幼儿也随之观察:“这辆车是黑色,这辆车是香蕉色的……”等等。成人引导幼儿关注什么,幼儿就关注什么,处在被动的状态……无论幼儿园、家中、还是超市、马路上等,孩子们都被周围环境中的色彩所影响,环境中色与色间相互的影响,有的对比强烈,有的相似渐变;光线对色彩也有影响,不同颜色的光照在同个物体上,物体反射色彩也不同。绚丽的世界等待幼儿探索发现,五光十色的世界也潜移默化着幼儿的学习成长。

(三)幼儿喜好、情绪、兴趣

小班幼儿只对具有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感兴趣,较多地注意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的物体。在感知物体色彩方面具有敏锐性、丰富性。如:在组织幼儿观察花和小草活动时,幼儿明显地对色彩鲜艳的花感兴趣一点,会停下来欣赏它,有感知它外形、色彩的兴趣。同时幼儿对每种色彩的偏爱程度不同,所以作画使用偏爱色彩的频率相对较高,并且绘画时大面积使用这种颜色。除此之外幼儿进行作画时也受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对物体的感知兴趣不同,绘画兴奋也随之变化,在高兴、求知欲强时,幼儿对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在伤心、难过时,幼儿对颜色较暗、色彩协调的事物感兴趣,甚至在生气、恼火时会对色彩对比明显的事物产生兴趣,用它宣泄自己不满情绪和想法。

四、绘画中色彩的重要性

色彩代表生命。如同“地球”的缤纷色彩,地球上的丛林和海洋、森林和平原,这些生机盎然夫人地区充满了自然的色彩,赏心悦目。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我们经常把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视为理所应当,一如我们呼吸的空气!色彩仍持续发挥神秘的作用。直至今日,我们仍习惯让女婴穿粉红色衣服,蓝色则代表男婴。交通可以靠红、黄、绿警示标示来控制,不需要人力指挥。此外,我们可能因为某种潜意识的目的而使用某种颜色。美国色彩学家维瑞蒂曾说到:色彩很神秘,很难界定。它是一种主观经验、一种大脑的感觉,取决于三项相关要素:光、物体、视者。我们每个人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独特的感知与情绪反应。

了解怎么正确的认识色彩,怎么配色,以及运用色彩之美。如何去观察色彩会运用色彩呢?

五、引导幼儿“选色”的策略

(一)从生活中引导幼儿追求颜色。

生活中的色彩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稍加引导,任何事物都可以是生动的教材。小朋友的衣服色彩鲜艳亮丽,我就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当我看见璇璇的衣服上有圆点花纹时,我故意大声说:“璇璇,今天穿的衣服又干净又漂亮,蓝颜色上还有白色的小圆点呢!”小朋友一听都纷纷欣赏起璇璇的衣服,同时还不忘观察自己的衣服,还小伙伴、老师一起分享快乐:“你看,我的衣服上也是蓝色的!”“老师,我的衣服有红色蝴蝶结”。这样,幼儿不仅对颜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而且对颜色的搭配也有了一点模糊的意识。乘热打铁,我在美术角中设计了“我是粉刷匠”、“娃娃的花衣服”“美丽的瓶花”等涂色、撕贴、印画活动。在每次活动后将幼儿作品展示,与幼儿共同欣赏,赞美色彩分布均匀、搭配协调的作品。在孩子的好奇、感兴趣中慢慢使他们对色彩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绘画活动中追求颜色。

为了全方面地提高幼儿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较强的审美情感,我从绘画的色彩规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色彩能力。

1、原色练习红、黄、蓝、绿

这些鲜艳的颜色纯度较高,色彩本身就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因此,在刚开始的绘画活动中,我大量采用原色练习的方法,让幼儿用单纯的色彩来表现雨滴、草地、小花、波波球、糖果等等。

2、语言激发涂色练习

涂色练习对于幼儿的色彩感觉非常重要,但枯燥乏味的涂色练习会让幼儿对美术失去原有的兴趣。为了增强趣味性,我使用了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的涂色欲望,如:“我们给糖葫芦浇上红红的甜甜的糖汁吧,每一粒都要浇到,这样的糖葫芦会更甜、更好吃!”

3、配色游戏渗入区域

在开始的配色游戏中,我只使用了两种颜色,那就是红和绿。在幼儿已经画好的绿色草地上,幼儿用红色颜料点画上星星点点的小花,对比色给孩子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我又进行了“玩色”游戏——小厨房《炒菜》:“西红柿炒鸡蛋”红色与黄色,“玉米炒青豆”黄色与绿色……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色彩的均匀分布和对比色搭配;又如:宝宝家“鞋子配衣服”,喵喵DIY“房屋粉刷匠”等等。有了这样的基础,在以后的撕贴活动“春天的树”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将深绿、浅绿、嫩绿甚至鹅黄色的树叶均匀分布,将这几种相似色搭配得很和谐。

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孩子对色彩有了自己的喜好,辨色能力也大大提高,绘画创作时选色是就会考虑到色彩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