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教学时空,活化课堂

语文是活的,语文是反映的是精彩纷呈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使用者又是一个个个性迥异的人,这样的语文怎能不活?

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不活。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唯教材是瞻,奉行“本位主义”,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在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另外,教学过程中的选择通常由教师一人决定,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生动、主动地发展。这样的语文教学怎能活?

如何让语文教学活起来?拓展教学时空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变单纯的教材学习为把教材作为学习的蓝本,积极引导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充分重视主体内化的精神,注重阅读品味而不是阅读分析,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领悟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从而引导启用习得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时间的拓展,阅读内容的扩充领悟各种类型的阅读方法,实现对“精读”、“阅读”、“浏览”等阅读要领和技能的把握,在阅读实践中锻炼吸收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大致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借“题”发挥

这里的题,指的是题材。即教师按照教材特点和单元阅读训练要求,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如小语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所在的单元习作要求是观察一种蔬菜或水果,说说它的形状、颜色、为道和吃法,并把这些内容写具体。依据这一要求,在学生品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教师可补充《家乡的水蜜桃》、《橘子》、《石榴》等一系列写水果、蔬菜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并及时反馈,了解许生对这类文章的把握情况,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这一过程扩充了同一题材的语言信息量,完善了学生头脑中同类知识的建构。让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积累。通过这样的借“题”发挥学生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二)追本溯源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我们的家学必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合理诱导,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积极探究,主动获取信息,接受知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同样存在,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追本溯源,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如在教学《恐龙》一课时,恐龙这一事物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恐龙还有那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后来是怎么灭亡的?此时教师及时推荐一本本有关介绍恐龙的书籍,图文并茂的画面,科学有趣的语言,把学生的好奇心再度引向纵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它们会随着老师的引导去阅读这些书籍。之后,老师再组织一次关于恐龙的大讨论,对课外阅读起到巩固作用。再如学习《海底世界》这类课文时,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文中的信息量,教师在肯定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应提供一些富含海洋知识的科普文章供学生阅读,又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养成主动探求的习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