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蒲公英》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版块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写了“我”在母亲的鼓励和引导下,一点一点地飞行着,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也是妈妈的)希望,终于飞出大山,真正成了会飞的蒲公英的事。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借助“会飞的蒲公英”来表达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以此来象征千千万万个山里的孩子。用蒲公英象征山里的孩子,表达了山里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渴望。每一个山里的母亲期待的,是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广阔的天地,同时坚守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采取了自主识字,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我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首先,我请一名同学读课文,让学生找到表示时间的词语,边读边想,把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不懂的句子画出来,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和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给学学生充分的默读课文时间,默读是最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汇报小学、中学、及大学时妈妈是怎样利用蒲公英对我进行教育的及我的表现怎样?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不同阶段妈妈对我的教育及我的表现,不同阶段“飞来飞去”的含义。

这一课下来,让我满意的就是我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来体会文章的内涵,学生有进步了。自己对语文课也有了些许感觉,有点喜欢语文课了。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对《课标》理解不够,对学生放手还不够。

课后,教研员陆老师对我的这堂课进行了认真的指导,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创设这么好的学习机会;非常感谢陆老师再一次的悉心指导和她送给我们孩子的书。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对《课标》的研读,对教材的挖掘,对教法的研究。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多通过自主感悟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我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