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父母认为竞争力就是“学习好”或”成绩好”。只要读书,性格孤僻无所谓,对世界没了解没自己的评断无所谓,没个人爱好,没社交和朋友更无所谓,只要考上大学就会有竞争力,人生就有了牢靠的依托。其实,这已经是落伍的育儿观了。一个孩子对未来追求的高或低、远大或狭隘,实在取决于在孩子的人生早期时父母所植入的各项“任务”是什么?

我把上期做的关于竞争力的微访谈问答整理出来,希望广大家长能从根本上看清问题的主次,不为了某个阶段性的目标(高考),而把孩子18年的成长岁月设为牢笼,禁锢了孩子,更让自己成为了牢狱的看守人。

一部分:如何为未来做足准备?

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能预测三五年后的状况都是特别难了,而小孩离成人还有十好几年时间,怎么才能对未来做有效的预测?我觉得这是个超级难题。

我们能预测未来吗?能为孩子准备好在未来社会中需要的各种竞争力吗?想想我们自己,在20岁时没能预测到今天,也就是那时的未知的“未来”,那么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能为我们的孩子预测出20年后的那个未来呢?然而,未来总会来到,孩子究竟需要拥有什么样素质、情怀、才能和体格才可能在新世界里游刃有余呢?我想先介绍一下世界其他国家的部分案例。

很早让孩子学习自理,如自己吃饭、入眠;

绝对尊重个体,培养独立意识和个性,为建树独立思维的人打下基础。

情感教育,“对人友善是做人基本道理”,用爱与宽容来保证孩子生活动力和活力。

. 带孩子走出去,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成长。

挪威:注重自然的影响,在行动中学习

孩子必修课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会在大自然中生存。零下15度以上,户外活动风雨无阻。

幼儿园配备自然活动器材,如供孩子“摸爬滚打”沙坑。

注重游戏中隐性学习,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学习。

提供亲近自然机会,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意识。

幼儿园学习重点是“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

运用佛教思想培养感恩之心,幼儿园多建在寺院旁,寺院主持常兼任幼儿园园长。

生命教育,通过生日活动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由来,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

从以上分处不同地域的3个国家来看,孩子早期教育中基本已淡于知识性的直接灌输和抢先灌输,相反大家都从本国的文化和传统出发聚焦在孩子的最基本的为人素质和素养上,为建树一个健全的人格做早期的铺垫。

如此不在乎知识的浇灌是为了什么?这恰恰回答了本题的最本质:因为,知识时时在变、时时需要变,而人的综合素质才是未来竞争力的起点和终点,这份综合素质的基石就必需是从儿时开始打造起来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