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野简介

碧野(1916~)现代作家,散文家,原名黄潮洋,祖籍广东大埔县。作品以歌唱英雄的时代为主调,格调高昂、春光明媚,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注重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在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中,景物只作烘托之用,而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人物服务于抒情。比喻、对仗、排比、拟人是碧野常用的修辞手段,借此来创造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境界。他的语言生动形象、气韵飞扬、诗意盎然。著有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情满青山》、《月亮湖》和《碧野散文选》等。

他的作品总是他的游记作品中的力作《天山景物记》,介绍了新疆天山的丰富物产和异彩奇情的景物,歌颂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新面貌;《山高云深处》是碧野散文的又一代表作,描写了一位赤胆忠心,为人民开拓新生活的县委书记。作者将人物心灵的刻画与景色描绘融为一体,将读者带入一个云深雾重、宛若仙山的境界之中。

碧野幼时生活贫苦,由老师资助上到高中,因领导闹学潮被开除,并受到通缉。后逃亡北平,一边到大学旁听,一边在图书馆自修,并开始写作。

1935年在北平《泡沫》文艺月刊发表处女作《窑工》。

抗战爆发后,随流亡学生到华北参加游击队和中原农村巡回演剧队。

1938年在武汉出版报告文学集《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和《在北线》。

1939年在洛阳写成未见出版的长篇《南怀花》和《灯笼哨》等短篇。

1940年以后,先后在荆门前线、河南叶县写成《乌兰不浪的夜祭》等四个中篇。

1942年秋,在成都任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文协成都分会理事,次年去重庆等地教中学。陆续写成长篇《肥沃的土地》、《风砂之恋》、《没有花的春天》、《湛蓝的海》,以及《奴隶的花果》等中短篇,使抗战后期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丰产期。

1946年下半年去上海等地教中学,发表了《水阳江的沉郁》、《墙头骑士》等短篇,以及中篇《饥饿的白凤英》。

1948年春进入解放区,深入太原战役前线,写成长篇《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1952年调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组,

1954年转为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除出有描写铁路工人生活的长篇《钢铁动脉》之外,两度到新疆体验生活,以长篇《阳光灿烂照天山》和大量散文,合计百万言的瑰丽缠绵的文字,讴歌天山南北这片神奇的土地和英雄的人。

1960年以后,到湖北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深入生活,写出《丹凤朝阳》等长篇。现为中国作协湖北分会副主席。碧野小说始终保持着一个漂泊者的广阔的时空视野,和一个探索者的绚丽的艺术色彩,高山碧海,铁血柔情,无论传奇或写实,都有一种青年人的新鲜的热情。凭着这一点,他也许未能构筑起雄视文坛的丰碑,却展示了别人难以企及的绚丽多姿的人与山川的画卷。

天山景物记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去霄的群峰,象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象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的似的森林。当当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象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象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象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象男依偎自己的恋人。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是骑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哈萨克马或者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象走平川,又快又稳。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象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象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焉,象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谰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