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过:“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而对于人类,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将自身与大自然联结时,都需要一样不可或缺的媒介物,那就是音乐。

《音乐之声》用深远静穆的歌声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影片以明净清新的山谷、树木开头,又配上纯净悠扬的音乐,何尝不是在告诉每一位观众音乐与大自然是息息相通的这个道理呢?随后主人公玛利亚在山间高歌,在辽阔的草地上起舞,飞奔过青草、跨越了小溪,一系列的动作神情都源自于大自然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美丽的自然环境牵系着人的每根神经,使其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磁性的声音将人美妙而又不能用简单言语表达的情感通过歌声展现地淋漓尽致。修道院从某种意义上看来,实质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繁文缛节,规矩甚多,玛利亚用歌唱来打破内心的障碍和表达愉悦的心情,当被要求离开修道院前往上校家时,当被发现与上校彼此相爱有负罪感时,当听嬷嬷劝导重新认识自我返回上校家时,当与上校互诉爱慕时……影片中的七个孩子前后的明显改变也恰恰是音乐隐性的作用,他们远离艺术熏陶时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是压抑沉闷的,当重拾音乐后,恢复了童真,容光焕发。在草地上他们席地而坐,把整个身体都调整到最符合儿童生理发展的放松状态,情之所至时,不自觉地摆手、跑跳、叉腰,又有玛利亚为他们做的游戏服和道具,全然没有了之前穿高档衣服的紧张束缚感,使歌曲的学习卓有成效。影片中轻快跳跃的“ThelonelyGoatherd”、欢悦活泼的“Do-Re-Mi”、俏皮可爱的“GoodnightGoodbye”等顺畅自然的儿歌,韵调轻扬,词句烂漫,用词精炼,节奏规范,在如今依然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好的音乐都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又不断超越生活,它能把抽象的音符转换成人类可以接受并乐于体会的形式,帮助人们追求美好、自由,消除疑虑、杂念。影片中孩子们为男爵夫人表演的木偶剧也是音乐的另一种展现形式,其间运用了大量朴实、自然、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又结合了生动形象的木偶道具,更能促使七个孩子对木偶剧情节的理解,激发他们表演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整个活动过程的完美配合又使玛利亚和孩子们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培养孩子们的团结精神。在影片的最后,上校一家在舞台上唱了《Edelweiss》,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共鸣,用柔美悠扬的歌声将整个民族的心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片尾定格在上校一家走在山谷里,相互扶持,彼此依托,追求自由和幸福,与和谐的人文景观绝美融合。

弗德雷里克认为,音乐使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是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没有音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音乐可以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的形式、功能和人们对音乐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音乐作为艺术的一支,不再仅是愉悦身心的一种简单途径,还具备教化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强调音乐不单纯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很多科学家在创造发明新事物的时候,往往都离不开音乐的支持,在他们看来,恰恰是音乐给了他们新的灵感和创造的源泉,帮助他们实现思维的转换和质的飞跃。在生活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例子:一周岁未满的幼儿听到动感活泼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对好听的声音作出各种反应;1-2岁的幼儿在进行游戏或玩玩具的活动时,会自发地、本能地唱歌,有时还会随性“创作”;2-3周岁的幼儿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哼唱,并伴有肢体的小幅度动作……聪明的儿童之所以有一系列的行为表现,是因为他们将自身的音乐本能与外界获得的音乐概念、音乐行为(如音高、音调和家长唱歌时的微笑表情、手脚摆动)相结合,之后又结合周边音乐的刺激,将以上的本能反应慢慢转变为自我有意控制,进行有目的的接受和灵活运用。换一种略深层次的说法就是,儿童先是对音乐高度集中,然后会自觉从另一个角度在脑海里形成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加以创造性的想象,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发展自己的精神力量,来认识周边环境、人类与自然的。音乐教育可以涵养人的性情,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和欣赏能力,促进幼儿智力、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尽管音乐教育甚为重要,但我们都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让幼儿接受音乐教育。

反观当下,受社会观念和竞争压力的影响,不少家长抱着强烈的期望将尚且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送去补习班,强迫他们学习各种乐器,短时间内获得一种艺术技能;在小学也出现了各学科彼此割裂、泾渭分明的现象,音乐教育与其他科目“井水不犯河水”,毫无相通之处,一节音乐课下来,就仅仅为学生留下了一首已经能背唱的歌。那么,我认为,这已经背离了音乐教育的初衷,这样生硬的形式除了产生耗时间、耗精力、耗钱财的弊端之外,最严重的结果却是扼杀了幼儿对音乐的美好幻想和激情,也对幼儿的创新发展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主张“大自然、大社会使我们的活教材”,他曾经也以自己的儿子陈一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音乐教育的亲身实践,认为音乐不应该与生活脱节。在我看来,儿童的音乐教育不应该作为独立学科,应该与各领域的教学相融合,融入自然,而在家庭培养中,也不应强制逼迫幼儿接受他不愿意接受的事物,对于一件新鲜事物,儿童都会产生好奇心,只有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去探索,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倘使家长在这一时期采用不恰当方式,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只会适得其反。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遵循儿童教育一贯的“人本主义”思想,顺应儿童天性活泼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方法植根于儿童自己的土地上,符合儿童自然发展的法则。

那么对于儿童,尤其是幼儿,我们应该如何组织音乐教育活动呢?我们要转变陈腐、呆板的音乐教育方式和观念,努力实现生活音乐化、教学游戏化,领域综合化。首先,从内容上,儿歌的题材、题材要新颖丰富,儿歌内容贴近儿童熟悉的自然与日常生活,比如:小动物、小植物、交通工具、玩具等幼儿喜爱的事物,挑选儿歌时要注意韵律整齐、容易传唱、艺术性强、生动形象;其次,从形式上,既可以小组教学也可以个别辅导。小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多声部轮唱或简单合唱,提高整首歌曲的层次性和儿童之间的配合能力;个别辅导时,要因材施教,针对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喜好进行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具必不可少,环境资源尤为重要,没有玩教具的活动就像没有农具的农民一样,教师有义务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因此,在方法上,幼师可以借用铃鼓、沙球棒等打击乐器协助幼儿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幼儿可以通过拍击、摇晃乐器实现在歌唱中对节奏的把握;当然,也要鼓励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身体的韵律,机体内的每个细胞在音乐的影响下会变得活跃,就引导大脑指挥身体的活动,儿童会在慢慢的练就中逐渐协调各肢体的灵活配合。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一个人的灵魂。倘若要细谈音乐的具体影响,那真是数不胜数,它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对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听觉辨别力等有提高作用外,还对幼儿智力和人格的塑造产生终生的影响。因此在儿童的教育中,我们不能厚此薄彼、忽视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是人类最纯感情燃起的火焰,是人生活中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