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1~7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2%o一2.7%e,其他类型脑功能障碍患病率亦较高。脑病治疗时间越早,恢复的可能性越大,后遗症越小,但很多父母由于不够重视或者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孩子的早期表现没有留意,直到出现了明显症状才来就医,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宝宝大脑的蛛丝马迹

晓琳生儿子时已经31岁了,因为宝宝有点轻度宫内缺氧,晓琳不得不做了剖宫产手术。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全家人都倍加呵护。不知不觉8个月过去了,宝宝还不会坐,不会爬,婆婆说: “有的小孩动作迟,不碍事的。”这样又过了两个月,看到同龄的孩子都会站了,而自己的宝宝还不会坐,晓琳有点着急了,带孩子去了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诊断为脑瘫。医生说: “现在发现已经有些晚了,如果早点发现,治疗效果会比现在好得多。”

目前我国1~7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2%o一2.7%e,其他类型脑功能障碍患病率亦较高。脑病治疗时间越早,恢复的可能性越大,后遗症越小,但很多父母由于不够重视或者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孩子的早期表现没有留意,直到出现了明显症状才来就医,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其实孩子出生后会出现许多先天的本能行为,称为“无条件反射”,如果缺失或出现异常,就可能是宝宝患脑病的信号了。

1.吸吮反射只要放点东西进宝宝口中或者按压齿龈后面的上腭部位,新生儿就会开始吸吮,这种现象称为吸吮反射。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

2.觅食反射把小宝贝放到床上,你用手指碰他一侧嘴角,他的小嘴就转过来;你的手指绕着他的嘴继续移动,他也会转头追踪。这种像小动物觅食的动作,称为觅食反射。觅食反射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不过,7~8个月大的婴儿睡眠时也还会出现这种反射。其意义与吸吮反射相同。

3.握持反射用一个小棒碰新生儿的手掌,他就会把小棒紧紧抓住。这种反射在出生后4—6个月消失,如果继续存在,则将妨碍手指的精细动作发育。

4.拥抱反射将新生儿放在桌上,重击其任一侧桌面,新生儿就会四肢外展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犹如拥抱动作。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这种反射是检测新生儿神经状态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任何突然的强刺激都可以引起。一般做这种反射时,婴儿的双手会同时上举,假如只举一手而不举另一手,则表明不举手的对侧大脑半球发育不太正常,或臂丛神经损伤,或有骨折;如根本无反应,则为大脑发育异常或有颅内出血。拥抱反射3~4个月消失,5~6个月仍有此反射则提示有弥漫性大脑损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