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多元文化的环境,让幼儿都能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让幼儿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在幼儿园中创设宽松、和谐、关爱、接纳的良好环境,具体体现在幼儿园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这些活动在幼儿的个性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⒈教师与幼儿间的交往

教师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引路人,教师的行为举止往往成为幼儿效仿的对象。幼儿常常把教师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理想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准则。教师应当以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善于疏导,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为此,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只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应是良好师幼关系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是幼儿行为的指导者和关注者。

⒉幼儿与幼儿间的交往

儿童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而进行自主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总会出现碰撞、冲突、协商、交换、合作等行为。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后,必然会有许多地方不适应。虽说幼儿之间的交往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但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交往的良好环境,从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行为方式。

⑴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情感、需要等不去察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他人的喜怒哀乐,适当地把班级孩子的喜怒哀乐介绍给全班,以引起其他幼儿情感的分享与共鸣,有利于幼儿了解同伴的多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

⑵建立幼儿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氛围。幼儿园的班集体应该有一种相互关心、友爱的氛围。这是创设良好的幼儿心理成长环境、帮助幼儿产生各种亲近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例如,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共享玩具、互相尊重;培养幼儿友爱、谦让的品质。对于一些能主动把玩具与同伴交换、分享以及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表现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对于那些拿别人东西、打架、争抢玩具的幼儿,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的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才是应该做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