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是进入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一年来的第22个节气。古人认为,冬至这天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也道出来冬至的基本特征:在冬至这天,是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的日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亚岁、贺冬节、消寒节等,与正旦(春节)、端午、中秋并为一年当中的四大节日,并素有“冬至大如年”之称。足见古时人们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围绕着冬至,在中国形成了很多食俗,其中南方人喜欢吃汤圆,北方人则喜欢一家人团圆吃水饺。今天逢周一上班日,在北京的朋友中午这顿餐一定会不约而同地说:“走,吃饺子去吧!”有些中午没条件吃到水饺的,肯定也多半会在下班要么回家补上要么在外面的馆子把水饺吃上心里这才算踏实。饺子对北方人来说就是有吸引力。那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呢?

纪念“医圣”张仲景

这有些类似于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一样,这就跟水饺的起源传说有关。据说名医张仲景辞官回乡时正值严冬。他亲眼目睹了众乡亲因天寒地冻而饥寒交迫,面黄肌瘦,不少人因此还冻烂了耳朵。于是在冬至这天,令弟子搭起医棚,用大锅熬煮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并切碎由面团包裹成耳朵状的“娇耳”,制成“娇耳祛寒汤”,分发给乡亲治疗冻伤的耳朵,结果人们喝了以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真的治好了。于是后人学着张仲景做的“娇耳”的样子,在冬至这天用面团和菜肉馅儿包成食物,取名“饺子”或“扁食”来纪念张仲景的“冬至舍药”之恩。

取暖御寒

中国北方冬季寒冷。从冬至开始,便进入我国的“交九”天气,也就是开始进入最寒冷的冬季,素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民谣。古时候不像现在家家户户有空调、通暖气,室内可以达到春秋时的温度。古时的一般人家过冬是要挨冻的。而吃饺子、喝饺子汤不仅可以充饥,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取暖御寒的功效。所以,逢冬至日,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都希望能吃上一顿水饺,好让自己和家人能顺利度过三九寒冬。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图个吉祥团圆的兆头

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普遍提高,人们已显然不是通过吃水饺用来御寒过冬那么单纯,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传承了“冬至吃饺子”的传统,在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的同时,图个吉祥团圆的好兆头。冬至这天,和亲朋好友团坐一起吃着各种口味、热气腾腾的饺子,谁说不是一种惬意的生活享受呢?而饺子在此时扮演的不仅仅是一种美味角色,更像是一粒神丹妙药,来守护北方人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天,为家人带来温暖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