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

《失根的兰花》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寄托的爱国情感。

2. 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技巧。

3.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 教学过程:

(一)材料链接:

1. 作家作品介绍:

陈之藩:1925年生,河北霸县人。天津北洋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著有电机工程论文百余篇,《系统导论》与《人工智能语言》;散文《蔚蓝的天》《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以及《时空之海》。本文选自《旅美小简》,是他1955年初到美国,在“寂寞的环境里,寂寞的写成”的书信体散文,重在倾诉切切思乡情。

2. 郑思肖简介: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忆翁,又号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人。宋亡后,隐居苏州。坐卧必向南,因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专工画兰,花叶萧疏,他画兰不画土、根,寓宋沦亡之意。又工墨竹,多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存世作品有《国香图卷》等。他的著作有:《一百二十图诗集》、《心史》等。

(二)掌握字词:

tān tā jiáo zhuì wěi zhà huá zhuō hè

坍 塌 嚼菜根 点 缀 枯 萎 栅 栏 喧哗 拙重 群山万壑

jiè àng líng xī

可藉 盎然 飘 零 晨曦

(三)读一读,整体感知

1. 思考: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明确:文章通过作者看花而引起的对自己经历的回顾,抒写了自己漂泊异乡之苦,表达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思乡爱国之情。

2. 请从文中找出哪一段最能概括作者这种感情?

明确:结尾一段。

(四)议一议,题目含义

快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少年离家时与到美国后的感受有何不同?

明确:作者十几岁离开家,从未因见到与故乡相同或不同的事物而想起过家,从未感觉伤感:“到处可以为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白天的生活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到处均不可以为家”。

②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从文中找到一个字,围绕这个字来概括)

明确:这个字是“根”。 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就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未出国门是“有根”,离开国门即成了“失根的兰花”了。

③题目“失根的兰花”中“兰花”指什么?“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者托物言志,以历史故事破题,表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素质。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郑思肖画兰的历史故事,以“根”喻故土,以“兰花”喻作者本人,以“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哀的处境。

(五)品一品,语言意蕴

1. 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明确:身处异域,很希望能见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但因国土沦亡、背井离乡,又怕睹物伤情,经受不住感情上的折磨。

2.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明确:这一段文字内容描述的对象是中国文化,而文化的内涵则包括有形(物质文明)与无形(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作者在文中以直观的形象指代中国的有形及无形文化,以山河花木代表中国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则以故事诗歌代表中国的精神文化。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文化的赓续是从旧文化中创造出新文化,因此,文化包含有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个时间意义。“祖宗的静肃墓庐”暗喻祖宗过去所创造的文化,而“儿童的喧哗笑语”则暗喻儿童现在及未来在既有文化的基础上,将再延续创生的新文化,祖宗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关系则说明了文化的开拓发展、文化生机的源源不断、永续发展。

在文化的传承方式上,祖宗是以其严肃的态度将过往的文化传承给后人,后人则也以相同的严肃心情接收守成,并以积极的态度结合众人的力量开创属于这一代的文化和未来,而这文化的传承则秉持与祖宗相同的静肃心情再接续传承给下一代,将中国固有的有形文化点缀得更为美丽,让中国的山河花木、诗歌故事随着时间的长流,依然令人感弦泣心,心荡神驰。

3. 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明确: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爱国之情思。“国不可亡”,振聋发聩,令人欣慰。文为心声,作家这种置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于个人生死与家庭之上的精神,令每一位渴望祖国统一的炎黄子孙为之振奋。

(六)练一练,拓展提高

1. 仿造比喻句。

例句:①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

②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仿句:人生如茶,留清香在人间。

2. 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都给勾销了吗?”(A)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字会办了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

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不只是‘人’呀!(B)”

不过,我毕竟不需担忧,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了探亲手续。拿到手续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只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往提醒我说:“听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39年的隔阂,可能已经相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吧?”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过。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C)不过,有的人来得烈,有的人比较淡。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型。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

计划回大陆行程时,鑫涛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D)

“可是,你没有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排来排去,只能去40天!”

将近40年的乡愁,却要用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家,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在小说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

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

(1988年11月)

快速默读文章,思考: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

(2)文中反复强调“39年”“将近40年”是为了表明什么?(不超过10个字)

(3)琼瑶夫妇为何把行程首站定在北京?根据课文所述,概述其原因(20字以内)。

(4)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本文着力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B. 作者用“乡愁”而不用“乡思”、“乡恋”作标题,则更深切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的忧伤心情。

C. “剪不断”一词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的词句来表明离开祖国的“乡愁”是无法剪断的。

D. 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都说明了作者对回乡探亲这件事压根儿就没有心理准备,激动的感情纯属意外产生的。

(5)文中四处画横线的句子(A)(B)(C)(D)里,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声而又最确切地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只填序号)

3. 补充有关兰花的资料:

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 —— 孔 子

为草当作兰,幽兰香飘远。 —— 李 白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 张学良

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陈毅

兰花词汇:兰友——良友 兰心蕙性——喻女子善良贤淑。

兰芳石坚——喻高风亮节。 芝兰玉树——喻才貌出众、资质纯美之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约摸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觉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拣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我也曾在蜀中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曾穷苦得像个乞丐,而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八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流可藉;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 从文章内容看,题目中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应如何理解?

答:

2. 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答:

3.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句话与前面哪句话相照应?它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

4. 文章的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作结有什么作用?

答:

5. 点明本文主旨的语句是

【试题答案】

1. “根”比喻故土,“兰花”比喻人,“失根的兰花”比喻飘零异国的人及其悲凉处境。

2. 因为在作者看来,只要未离开国土,“到处可以为家”,如同“蚕未离开那片桑叶一样”,“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3. 与“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一句相照应,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强化了题旨。

4. 解释题目含义,点明文章中心。

5. “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