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溶血性贫血及血细胞减少症,许多毒物易致严重血液系统变化,特别在工业毒物和化学药物中毒时,较为多见。

苯胼,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砷化氢、铅、蛇毒、毒蕈及蓖麻子等中毒,均可直接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奎尼丁、奎宁、青霉素、1甲基多巴等,则通过免疫机制致发生溶血性贫血。

急性溶血临床表现为头痛、腰背痛、全身肌肉酸痛、呕吐、寒战,高热、面色苍白、黄疸;重症者可致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量血管内溶血,可发生血红蛋白尿,此时尿多呈酱油色。

苯、有机砷、汞、抗肿瘤药、氯(合)霉素、磺胺类-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解热镇痛药、阿的平、奎尼丁、氯噻嗪、安宁等,对骨髓造血功能有直接毒害作用或过敏,常可发生慢性白细胞减少或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甚或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发生时,常表现为全身衰竭、高热,咽、齿龈、口腔粘膜疼痛、糜烂和坏死。末梢血象白细胞极度减少、粒细胞很少见到。如发生血小板减少,则易发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但以皮肤及可视粘膜的瘀点、瘀斑为常见。当发生骨髓再生障碍、全血细胞减少时,则除表现有出血、感染发热等外,尚有头晕、乏力、眼花、耳鸣,心悸、心动过速、面色苍白等进行性贫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