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是人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必需成分,在长高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唯一能使骨骼线性生长的激素, 其他所有激素都没有这个作用,如果生长激素缺乏或不足,人的生长就会缓慢,最终导致身材矮小。

在人类大脑的中部有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脑垂体,它是内分泌的司令部,生长激素就是由垂体分泌出来的一种蛋白质类物质。但是生长激素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使人类长高,它首先要通过肝脏,作用于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而这些生长因子通过血液循环,长途跋涉可以到达全身各处的各种细胞发挥作用,其主要的作用地点就在长骨,通过刺激长骨末端的软骨细胞来促进长骨变长,使孩子们身高增长。

熟睡中的孩子正偷偷长个?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不要打扰他,熟睡中的孩子正在偷偷长个子呢”。这话有科学依据吗?我想,当大家真正了解到生长激素的分泌规律后,答案即会了然于胸。

1、生长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

入睡后1小时左右分泌达高峰,大概在夜间10点到凌晨2点之间,分泌量可达一天总量的一半以上。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在深睡眠阶段,所以深睡眠对宝宝的体格发育非常重要,因此宝宝不能睡的太晚。另外,家长不能期望宝宝一整晚都是深睡眠,因为深睡眠只占35%,家长也要重视浅睡眠和做梦睡眠的重要作用,不能把浅睡眠和做梦睡眠中正常表现当做问题去处理,也不要过度打扰。

2、生长激素是以脉冲形式分泌的

也就是间断的、一阵阵的分泌,就好像是先憋足了气,才拼命地涌出。每天有5-9个分泌高峰。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由于光照、温度和生活习惯不同,每个人的昼夜节律 (生物钟) 是不完全相同的。早睡或晚睡,其实并没有一致的时间规定。在保证规律作息以及睡眠质量的前提下,晚睡不一定会对孩子有危害。

研究显示: 晚睡的成年人,很难保证和早睡的人一样的睡眠质量,而且白天更容易感到累。大人都如此,对睡眠质量要求更高的孩子就更是如此了。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要睡 14-20小时,1-3岁为12-14小时,4-6岁需要 11-12小时。但据调查数据显示,25%-50%学龄前儿童,40%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晚睡的孩子,更容易睡眠不规律,睡眠质量得不到保障。

宝宝的睡眠时间和小睡次数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判断“睡眠是否充足”需要综合考量。如果宝宝食欲好、精神好、情绪佳、生长发育达标,即使睡眠时间没能达到表格内的一般水平,家长也不必过分忧虑。

我们通常说的“晚睡对孩子有危害”,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睡眠质量不佳对孩子的危害”。睡眠促进生长的关键就在于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白天的分泌量很少,大部分是在入睡后分泌的,可以达到一天总量的1/4到1/2。因此,很多儿科内分泌医生都会建议:家长应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只有在深度睡眠的时候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才能达到高峰。

婴幼儿期的孩子睡觉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可以达到非睡眠状态的三倍甚至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生长激素大量分泌的前提是,孩子必须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否则,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因为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所以建议孩子最好晚上8点半就要躺在床上,第二天7点以后再起床,这样才不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如果孩子的睡眠时间改变,或者长期处于浅睡眠,生长激素的高峰也会随着改变,也就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保证孩子能睡眠规律并睡的踏实,孩子也就长得更快。

有些家长会想当然,宝宝晚上睡少了,白天多睡点补回来。还有家长认为孩子平日里因早起入园、上学而睡不够,可以通过周末暴睡补回来。这样补觉不但不符合儿童睡眠规律,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加重睡眠障碍的发生。补睡会进一步打乱生物节律,阻碍身体生理节奏的正常运行,导致“社交时差”。这种情况下,每次倒一个小时的时差需要调整一整天,而产生的影响可以持续长达3天之久,造成白天嗜睡,学习效率不佳,以及情绪紊乱,冲动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