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礼貌言行。孩子能否做到文明礼貌,重要的是体现在行为上,父母应当在平时多大心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教育孩子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门,不能胡乱闯进别人家时,当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应要求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座、上茶,送客,并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客人告辞时,要求孩子把客人送到门或电梯口,到公共场所时,要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上车、购物时不要拥挤,应当自觉排队等候,依次序而进,等等。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榜样摹做父母的,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礼貌待人,避免自我夸耀和背后骂人。而家长自己的言行更为貫要。如果做父母的表现得暴躁、刻薄,行为粗鲁,爱挑剔,他们就不会耐心地劝说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专家认为,对父母采说,改变孩子行为的最好办法首先是家长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让孩子感同身受。父母部有自己的“圈子”:亲人、同学,同事,朋友,可是大人们的“圈子-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大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孩子们也根本无法领会,只有让孩子感同身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让孩子接受客人并且具备热情,就先要和孩子就客人的问题进行沟通,这非常重要,因为孩子足跟着大人的感受来表现的。当有客人上门时,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说自己和客人之间的友情,说说与客人之间的趣事,这样子孩子就会跟着父母的感受去礼貌待客了。

 礼貌教育有始有终。父母对孩子的礼貌教育必须倣到有始有终,切不可虎头蛇尾。而且还必须做到统一步调,不能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有的管,有的护,有时严,有时松,造成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

  我们在交往中都渴望有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想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而且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成功的助力器。为此,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教孩子一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

  让孩子学会正确运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谢谢你”,“对不起”和“请”这些礼貌用语,如使用恰当,对调和及融洽人际关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正确地运用“谢谢”一词,会使你的语言充满魅力,使对方倍感温暖。道谢时要及时注意对方的反应。对方对你的感谢感到茫然时,你要用简洁的语言向他说明致谢的原因。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答谢可以“没什么,别客气”,“我很乐意帮忙”,“应该的”来回答。

  发现问题就立即解决。当发现你的孩子不习惯用敬语时,便立即加以矫正,直到孩子养成说敬语的好习惯为止。家长切不要把孩子的许多问题都集中起来,试图突击解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一个问题就立即解决。如果孩子和长辈说话时没有使用敬语“您”,父母便可马上纠正孩子,直到孩子说正确了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和长辈说话应该讲礼貌,有礼节。礼貌是一个人修养和品位的体现,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表征。一个懂礼貌的人肯定更会受到周围人的接受和认可,不管他是成人还是小孩。心理学家认为,礼貌归根到底是习惯的问题。因此,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不懂札魄的大人,而不懂礼貌会使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同事的尊重和友好的协作,在生活中也不易获得友谊和自信。所以说,要想使孩子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父母就应教破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