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一)”。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方向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不仅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也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因此,这节课力图以现实的题材呈现有关内容,以有趣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呈现位置确定的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并思考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这种呈现方式,一是为了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活动中理解坐标思想及其由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尤其是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是在大量实际运用中掌握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以及学习后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做了铺垫,都有较大的作用。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置的问题,如:做操要按顺序排队;每年开学换新老师时,老师所写的座次表;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诉家长,方便家长找到……。学生们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并非难事,但是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所以在利用统一、正确的方法表示位置对后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技能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建立“数对”概念。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从学生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活动探究描述出数学科代表的位置,引出第几列与第几行的话题。再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法中抽象出数对表示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用点标出主要建筑物或景点的位置,写出数对。

教学准备:

课件 彩笔 习题卡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相聚在四(2)班教室里,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确定位置”这一内容。

2、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3、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师:我是教数学的,很想认识咱们班的数学科代表。可有个条件,你不能用手去指她(他)坐哪儿,也不要说她(他)是谁。而是在纸上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她(他)所在的位置。行吗?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数学科代表的位置。

【设计说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科代表所在的位置,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及非智力以因素参与学习活动,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及心理的准备。

二、探究方法 认识数对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我随便收几个同学的,看看能不能根据你们的提示找到咱们的数学科代表!

1、画图表示法

师:咱们先看画图的。(如果对,你的方法表示的很清楚;若错,有时候画图的方法别人也不一定明白。)

师:接下来,看看用文字描述的。

2、文字描述法

(1)第几组第几位。(如对,是个好方法;若错,这个方法有待改进。)(板书:第7组第4位)

(2)第几组第几个。

师:刚才,这个同学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的?(板书:第7组第4个)你是怎么数的?

(3)第几列第几行。(师不问却能找出)

A、师出示【第(7)列,第(4)行】并找:( 咦!刚才我没问这个同学,却能很快找出数学科代表。想知道为什么吗?)

B、师介绍说明: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观察的人或物时,人们一般规定从左往右数为“列”;从前往后数为“行”。知道了吗?

师:我面对同学们,像这样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列,这是?第二列的起立!第五列起立,第七列的挥挥手!……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行,这是第?第三行的起立!第六行的趴下…。。

师:感谢XXX同学,他用了一个“列”一个“行”,让我很快找到了科代表!这是这好办法!

C、巩固运用

师:谁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说说中队长在哪儿?体育委员呢?

3、符号与数相结合的方法。(指学生板书 这还有符号与数结合的方法,看上去挺简单的,谁的?说说吧!)

4、 方法比较,引出数对。(比较一下,这么多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5、认识数对。

师:像这样,用两个数就确定了这一个人的位置,数学里把这样的一对数叫做“数对”。

师(指板书):数学课代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4)。读作:数对七四。

【设计说明】 “数对”的概念离学生已有的生活比较远,学生不易理解。但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此充分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资源,有意地创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描述数学科代表的位置,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感悟中自主发现并获取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

三、理解数对 发现规律

1、用数对表示教室中的具体位置。

(1)、尝试用数对的方法表示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师:咦!刚才用数对表示与前面写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简单)在上下对比,你还能发现点什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2)、尝试用数对的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

师:会用数对表示他人的位置啦!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3)、同位互相检查对错。

(4)、观察对比 发现规律。(指板书)

师:同学们,把自己的数对先与左右的同学比比,再与前后的同学比比,看看你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师:为什么数对中的这个数会相同?都发现了这个规律了吗?(同学们太棒了!有着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

(5)、巩固运用(游戏:我来当裁判)

a、老师用数对点名,其他学生判断对错。

b、老师点名,学生站起来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对错。

2、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座位表。

师: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用数对可以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现在,我把咱们班的座位画在了平面图上,你还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设计说明】:座次表与学生座位的方向正好相反,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找与教室相对应的位置,便于学生对于空间位置的观察,这里继续巩固对于位置的表达,也为下面学习做铺垫,同时采取用计算机出示名字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及时的进行评价、激励。

3、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点的位置。

师:你还能在这幅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设计说明】:这是引导学生将形象的座次表转换成抽象的方格图的过程,这本是难理解的,但采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形象的看到了桌子与方格纸上点的关系,自然的过渡到重点内容。同时猜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的互评恰倒好处。

4、比较数对(6,3)与(3,6)体会一一对应关系。

5、安排座位。【将新转进学生安排在(3,4)这位同学的后面,他的位置用数对可以怎样表示】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利用学生的座位为辅助手段,有意地创设多个活动:从学生找课题认识到确定位置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让学生确定教室中自己实际的位置 ——在平面座次表中找到位置——用方格纸点出位置——用数对表示点。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思维的提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给学生搭设了展示的舞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数学学习方式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结合着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清晰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四、回归生活 应用拓展

1、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建筑物的位置。(看图,说地图上你喜欢的建筑物在什么位置)

2、找瓷砖。(会议室贴地砖,根据给出的数对涂出相应的瓷砖。)

3、走象棋。(指名说“马下一步可能会走哪一步。”)

4、游戏活动。(破译密码:分男女两组,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出相应的字。)

5、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说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

(2)老师出示生活中较丰富的实例。

6、游戏活动:看电影。

【设计说明】溪水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有回归到厚实的数学文化大背景中,才会被深刻地理解和阐释。在学生较好地掌握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后,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用两个数确定位置的应用。利用看电影找座位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的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高涨。这样设计,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能让学生深切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浅谈体会 领悟反思

1、学生谈收获。(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总结。

师: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这些科学研究中也要用到,它的用处可大啦!通过学习,还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不同情况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一)

第7组第4个 数 对

第7组第4行 ( 3 , 4 )

第7列第4行 ( 3 , 5 )

( 7 , 4 ) ( 3 , 6)

( 6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