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介绍一例应用阳(正)性强化法治疗的异食癖病儿。

患儿,男,5岁,生后一直母乳喂养,14个月时断乳,同时学会走路。患儿最初只是在走 路过程中,偶尔拾起路边的土块或纸屑进食。父母经常严厉喝斥。结果不能改变患儿的行为。严重时,不论什么,只要能吞到肚子里都要吃。如棉球、线头、纸屑、 海棉及柴油等。近2年只吃纸屑、棉球、不再进 食其它物品,同时不喜欢吃青菜,而对粉条、酸菜尤其蛋黄较青睐。经详细检查未发现有精神病征象及智能障碍,血象正常,便常规未见虫卵。诊断:异食癖。

初诊治疗开始前,医师首先向家长讲述可能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包括患儿缺乏父母的抚爱、教育,家庭贫困而缺少食物和玩具等,再加上患儿的好奇感,偶尔吃 一些不能吃的东西,父母在这种时候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只要粗暴地加以干涉,都可以使这种不良的异食行为巩固下来。作为患儿的父母,必须改变自己的一切做 法,并配合医生来训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充分取得家长的默契配合后,医师开始对患儿进行治疗。

阳性强化法主要是根据操 作性条件行为的理论。即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赏,则会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根据这个理论,医师设计一个强化表,第一步采取连续强化,第二步采取 部分强化。在进行第一步连续强化时,医师首先要挑选出能对患儿引起兴趣又容易达到的目标作为奖品。医师首先选取的奖品是蛋 黄。医师用极简单又亲切的话语告诉患儿吃棉球和纸屑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会引起疾病。如果每天都不再吃纸屑、棉球,那么妈妈每天都可以给你一个好吃的蛋 黄。最初患儿在回答问题时,没有丝毫的积极态度。显然患儿的这种情绪是在怀疑医师的话能否兑现。在这段治疗期间,尽量让患儿少接触纸屑与棉球。如果患儿偶 尔吃纸屑或棉球,不要公开责备,只观察每 天的异食次数,并将其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关心患儿,当他看到纸屑、棉球没有立即进食时,要马上给以奖励和赞扬,同时兑现医师的话。 通过这种手段使异食行为消退,良好行为得到不断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患儿的异食次数明显的减少。第二次就诊时,患儿的情绪很自然,不再拘谨与不安了。医 师在鼓励患儿的进步后,继续提出稍高的要求,开始第二步强化治疗。如一周内不吃纸屑,妈妈可以给你5角钱,积攒起来可以买支小手枪等。患儿此次回答问题 时,不但很愉快,也很主动。在这段治疗期间,不但要告诫父母绝对兑现医师的话,而且要严格地观察患儿,可以有目的接触一些纸屑(如做剪纸游戏)以观察患儿 的反应。同时多让患儿同其它小朋友集体玩耍,忘掉异食的“乐趣”。如果患儿异常行为出现波动,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经过几次治疗,患儿基本消除了这种不良 行为,可以接受同龄儿童的教育,吃正常饮食。4个月后复查,末见复发。

阳性强化治疗在饮食方面,尤其是儿童的行为方面是比较好的治疗手段。但 对于强化计划表不但要因地而异,对于治疗中的评定也要及时进行,根据病情的治疗结果来更换计划表的内容。与些同时,对病人的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也应有所选 择。如果对儿童方面的行为障碍,开始就采用部分强化,可能因为不容易达到目标,而引起儿童的动摇。如果总是使用单调的连续强化,这种强化结果又容易消退, 而且事实上无论是医师还是家长都不会时时刻刻跟在儿童之后,进行这种连续性强化奖赏。此外,对儿童的家长提出指导性建议也很重要。如教会家长态度要温和, 治疗中要避免急躁情绪,掌握一些基本的儿童心理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