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和吃药是目前治疗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由于给药的途径不同,各有利弊,对儿童来说,打针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因素,还是少打为好。其实,有许多疾病是可以不打针治疗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感冒发烧,一般吃点药,加上物理退烧的方法就能解决,但有的家长怕孩子烧成肺炎,就要求医生打针。许多家长带孩子看病时,由于希望孩子的病早点好,总是要求给孩子打针。但是,有关医学专家指出,给孩子治疗时,尽量少打针。

打针有时会有过敏反应,严重时出现休克,一旦抢救不及时就有生命危险。如果针具消毒不严格,会引起局部的化脓性感染或传染上像乙型肝炎这类疾病,而且是难以察觉的。在打针的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操作失误或打针的部位不准确,刺伤了神经,还容易引起瘸跛、关节失灵等,给患儿造成终身遗憾。值得提醒大家的是,现在社会办医盛行,许多个体医生的素质差,消毒条件不好,又不具备必要的抢救条件。为了多赚钱,还没有向家长仔细问清病情,就决定给孩子打针,甚至输液,这样全然不为孩子着想的做法,显然是有害的。

临床上发现一般孩子都害怕打针,而打过针的孩子都害怕进医院。经常打针的孩子一进诊断室就哭闹不休。如果孩子在看病时哭叫,医生就难以判断孩子是因病痛而哭闹,还是只因为害怕打针哭闹的。在诊断急症时,医生往往要触摸孩子的腹部,孩子一旦哭闹就得用力,腹腔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医生就摸不准患儿的肝脏和胃肠等器官。一些急腹症如肠套叠、阑尾炎、腹膜炎等严重的疾病就不容易诊断出来。假如误诊或漏诊,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造成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