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微笑哪去了

甜甜是个聪明的、伶俐的小女孩,一张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可这些天“甜甜”的微笑不见了,拉长的脸上“写”着不高兴,幼儿园王老师问甜甜为什么不高兴,甜甜噘着嘴道出了原委。

平时妈妈总是说她是个小懒虫,把房间搞得乱糟糟的,这个星期天,甜甜起了个大早,赶在爸爸、妈妈起床之前,自己铺好了小床,还整理了一下房间,等妈妈起床后,甜甜满心欢喜地等着妈妈的表扬,妈妈看了她叠的被子和整理的房间后,夸奖她说:

“干得真不错,但你还应该把睡扁的枕头也拍拍松,知道吗?”

甜甜以前不会系鞋带,经过老师的多次指导和自己的努力,这些天她学会了系鞋带,甜甜高兴地向李老师炫耀自己的成绩,可李老师看了对她说:

“真棒,鞋带系得很好,但你早应该注意别把鞋给穿反了。”

这天手工课上,甜甜做的手工作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老师还把作品展示给全班小朋友看,甜甜别提有多高兴。放学了,爸爸来幼儿园接她时,她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展示她的作品,可爸爸却对她说:

“做得是不错,但你应该知道,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赶快回家去了。”

一连串的不高兴,使甜甜觉得爸爸、妈妈、还有李老师一点儿也不在乎她,做了好事还总是指责她、批评她,她觉得很是委屈,她觉得不公平,她心里好愤怒。吃晚饭时,甜甜对爸爸、妈妈说:

“我讨厌你们大人!”

妈妈听了厉声说:

“不许乱说,你怎么能这么想!”

甜甜好伤心,不能说,那就只好“写”在脸上啰。

绝大多数的幼儿最相信的就是老师和父母的话,他们从大人的嘴里知道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对幼儿的行为作出赞赏和鼓励的评价,幼儿听了不仅内心会很高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值得表扬、各方面都做是不错的好孩子,而且在行为上会做得更好,以表示自己是个聪明、能干的乖孩子;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对幼儿的行为作出赞赏和鼓励的评价,幼儿听了不仅内心会很高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值得表扬,各方面都做得不错的好孩子,而且在行为上会做得更好,以表示自己是个聪明、能干的乖孩子;如果老师和家长总是以正确者自居,对幼儿总是用这“你本来就是应该”如何,如何的口吻说话,幼儿听了就会认为自己很笨,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很不乖,是个失败者。以后遇上不顺心的事,或是遇上倒霉的事,他就会认为是本该如此,常常碰壁会对幼儿的心理烙下失败的阴影。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而且,老师、家长在表扬幼儿的时候又夹杂着批评的做法,也是不足取的。因为,幼儿往往注意的是批评部分,这样的教育、指导,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那么怎样的指导语才能既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还须改进,而又不伤幼儿的心呢?

其一,对幼儿讲话要讲究语气。别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幼儿对大人和他说话的语气是很敏感的,柔和、慈爱的语气会让幼儿感到安定;鼓励、坚定的语气可使幼儿增强信心;严历、斥责的语气,则会让幼儿产生畏惧,尤其是大人要小孩干什么事的时候,其语气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强制性的、命令性的语气,只会引起幼儿的反抗、逆反,而惩求性的、商量性的,平等的语气,幼儿就是乐意接受、听取,并会照关去做。

二,批评幼儿的不正确行为,而不是批评幼儿本人。比如,妈妈不要说:“你还应该把枕头拍拍松,知道了吗?”应当说:“枕头不拍松晚上睡觉会觉得不舒服,我们一起来把它拍拍松好吗?”老师不要说:“你早应该注意别把鞋穿反了。”应当说:“哎呀!脚走错地方了,把它们换回来吧。”爸爸不要说:“你应该知道时间不早了,快回家。”应当说:“做得真不错,我们快回家,让妈妈欣赏欣赏。”对孩子的失望和生气,大人也不要总是压制,压制不能清除孩子的失望和生气,反而会使幼儿将不良情绪积压在心里,产生心理压抑。大人应该耐心地听取幼儿的想法,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当幼儿发现大人也能理解小人的内心感受时,就会自己处理他们的感受,甚至还会提出解决的办法。

其三,大人不要总是以正确者自居,每给孩子一个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幼儿年龄小,经验少,事情做得不完美,问题考虑欠周全,这些都是幼儿年龄段的正常表现。枕头没有拍松、鞋子穿反了,这只是说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说明幼儿知识点的贫乏,还未能分清左右,大人无需求是责备。你的正确,只是一种经验之谈,知识运用,大人将这一生活经验,知识传授给孩子,孩子的经验、知识积累就多一条,其生活自理能力就提高一步。即使幼儿在学习经验、知识的过程中失败,大人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的能力本身就是要通过实践、实践、再实践,能才锻炼、培养起来。作为老师、家长,更应该多看到孩子的成功,要多鼓励,赞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因为成功是成功之母。

心理学家忠告:幼儿耳闻目睹他们认为有鼓励作用的言行后,就会精神焕发,而受了惩罚或听了贬斥的话,又垂头丧气。鼓励促人振奋,贬斥使人畏惧,求生责备使人退缩。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老师、家长请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