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启蒙学科。在科学课上,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记录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载体和多种学习形式来落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受到学生的喜爱。近两年,笔者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在继承和运用上述多种小学科学课典型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拓宽延伸,引入科普资料库进课堂,尝试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化的科普资料信息,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外阅读更多相关的科普资料,有积淀有根据地预测设计,有证据有目的地开展实验分析,最后有思考有质疑地再探索,使科学探究借助科普资料,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锦上添花,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科普资料库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具体展开论述。

一、科普资料库进课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基于对现有教材的反思

教材其实也是一本科普读物,一学期如果学生的科学课上就是学一本教材,显然是单薄零星的。而且教材是针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同龄学生统一编排,并没有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人文差异、学生发展水平差异和个性化的需求,对于学生个体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有很大局限性,也不利于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科普资料库进课堂给学生打开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时空,便于教师开展集体引领下学生个性化的更多阅读、讨论分析。通过基于教材内容的拓展阅读,不仅能够巩固对所学科学知识概念的认识提升,还能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发现新问题,探求更多新问题结论的独立学习习惯能力,掌握科学概念的多元运用,进一步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探索与创新、团结协作,形成健康的科学价值观,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立足于书香校园建设的大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的书香校园建设已在全国大部分学校实施。目前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下,没有专门的阅读课,对于阅读技能的养成,阅读行为习惯的训练,是非常不利的。少年儿童阶段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市各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阅读指导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书香校园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科普阅读作为学生阅读范畴中的重要一块,也是科普资料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线科学老师,我在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课外科普书籍报刊资料的阅读状况,思考科普资料阅读对于促进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立足于合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通过科普资料库进课堂,又高于课堂,将发挥科学老师的阅读推广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深远影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