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的时候,宝宝经常会因“走投无路”而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妈妈最需要做的就是沉住气,让他有时间自己琢磨琢磨: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不行,妈妈可给一点提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启发昭昭:“想想看,在漏斗放进瓶子之前,怎样才能让它不漏呢?”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去尝试。这有助于孩子从小学会从多种角度来思考一个问题,使之终身受益。

瑶瑶把一小瓶水倒入另一个大一点的瓶子中,左看右看之后,又倒回原来的瓶子。就这样反反复复,不解地问妈妈:“在这个瓶子(大一点的瓶子)里,水怎么变少了?”妈妈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递给了她一个更小的瓶子:“把水放这里,试试看。”结果,瓶子装满了,水还剩了一半。瑶瑶又试了几个来回,突然开窍了: “这些水放在大瓶子里就觉得少、放在小瓶子里就觉得多……”

水是一种富于变化的“玩具”,宝宝百玩不厌。妈妈不妨顺应宝宝的兴趣,让想一想:水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用处?水是怎么给花“解渴”的?启发宝宝尽量说出多种答案。当然,妈妈也可以和宝宝做个小试验:把水调出各种颜色,再将一支支白色的花插入不同颜色的水中,观察花的变化。亲自实践之后,宝宝知道了花是怎么吸水的,同时也能发现“思考”的奥妙,享受思考的乐趣。

乐乐捡来树叶拿给妈妈看,妈妈做出惊讶的表情:“呦,真多呀!瞧,有银杏树叶、杨树叶、梧桐树叶、柿子树叶……乐乐能告诉妈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在户外玩,是引发宝宝思考活动的大好时机,比如给宝宝提个醒儿:我们来看看蜗牛爬树、蜘蛛织网和蚂蚁搬家,好吗?然后,做出向孩子求教的姿态:“妈妈不明白,蜗牛怎么总把身体缩在壳里呢?蚂蚁为什么不自己把面包搬回洞里呀?你要是知道,告诉妈妈,可以吗?”在这种氛围中,孩子非常喜欢开动脑筋。如果宝宝说不到位,妈妈再讲给孩子听,或者一起到书中找答案。

博物馆、科技馆也是孩子的好去处,不过,这需要妈妈和宝宝一边看一边聊:“如果恐龙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假如没有竹子,还会有大熊猫吗?”便于孩子根据眼前的事物,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养成遇事思考的习惯。

每个孩子仿佛都是破坏大王。但仔细分析,毁东西其实正是宝宝思维活跃的表现,在这种时刻,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宽容与指导,丝毫的批评和斥责,都会抑制孩子思考和探索的萌芽。

童童盯着万花筒看了好一阵,随后摆弄来摆弄去,终于,把它的外壳拆下来了,发现里面有三片镜子,有小花片,还有塑料盒。噢,原来如此!看明白了,童童试图把万花筒复原,却屡试屡败。他跑到妈妈跟前,指着一堆“零件”说:“坏了!”

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如何应对?比较好的方法是,平静地对孩子说:“宝宝先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一点点拆下来的,再自己想想办法,说不定你能装好呢!”然后,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自己解决难题。如果过一段时间孩子还弄不好,妈妈再来和他共同解决难题。如此,孩子就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从中受益。

“妈妈,吃糖葫芦。”朵朵举着一根筷子,上面穿着几个串珠,这些玩具串珠本来是用来穿项链的。今天,朵朵又用它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玩法。

“举一反三”地玩同一种玩具,对锻炼宝宝的思考能力大有好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最喜欢的,是那些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玩的玩意儿,比如积木、橡皮泥、拼插玩具、折纸,甚至是那些日常用品。因此,父母尽量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品中,启发孩子去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玩法和用途,比如一个纸盒子,既可以装东西,又可以当帽子。

用进废退”的原理,孩子思考越多、越独立,智力发展就越快,不要多余的帮助,更不要代劳,给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着急的独立空间,只有在远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防止“功利”思想,即便孩子没学到明显的知识、没增长什么“本事”,但他们兴致勃勃地探索、游戏状态也很有价值,这不仅是孩子思维的锻炼,也能优化孩子的性格。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