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对嘴喂食,小心孩子“病从口入”引发疾病隐患

宝宝从喝母乳到吃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都付出了足够多的艰辛和努力。宝宝刚开始吃食物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担心宝宝会不会消化不了呀?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更好的消化,会选择积极嚼一下再喂宝宝。

我们经常看到,爷爷奶奶会嚼一下再喂宝宝,他们更多的害怕宝宝吃食物的时候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宝宝还那么小,怎么可能消化那么多东西,吃了之后宝宝肯定消化不良,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宝宝的食物选择都是以流质食物为主,不会消化不良。

宝宝的食物首选是泥糊食品,就是考虑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的情况。流质食物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即使我们想给宝宝吃一下肉类或者其他不太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通过剪碎等方式让宝宝更好消化。而且,宝宝消化食物的过程,也是自身消化系统发育的时间。

如果担心宝宝消化不良,可以选择粥、鸡蛋、面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让宝宝在消化系统发育的最佳时间,什么都不做,这样只会导致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

还有一些爷爷奶奶是出于让宝宝“省事”的想法,岂不知这样只会让宝宝营养不良。

很多爷爷奶奶选择嚼喂,是想让宝宝可以不动,就可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觉得是很省事的一种方式。岂不知在嚼的时候,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和易消化物质都已经被吸收,再喂给宝宝的时候更多的是“垃圾”。

这样既达不到让宝宝省力补充营养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足,发育缓慢。

我们通过嘴传递的不是爱,更多的是细菌和和潜在危害。

家长通过嘴对嘴给宝宝喂食,很容易使宝宝感染幽门螺旋菌,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所以,对喂食宝宝的食物,家长一定不要用唾液接触。

之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刷牙,就是为了能够清除嘴中的细菌。很多细菌并不能对我们造成伤害,但是却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宝宝生病很多都是我们传递给宝宝的,特别是通过喂食的时候传染给宝宝。

比如幽门螺旋杆菌就可能通过爷爷奶奶的嘴中传染给宝宝,可能导致宝宝患上胃溃疡,直接威胁到宝宝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病毒通过嘴传递给宝宝,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和宝宝嘴唇的接触。

嘴对嘴喂食,是一种很不好习惯,很容易造成引起交叉感染。我们都很爱宝宝,所以,更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嘴对嘴喂食会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宝宝发育;还可能传播给宝宝多种疾病,威胁到宝宝的身体健康。

我们如果想要宝宝健康成长,就要舍弃这种不科学的喂养方式。不是我们做的越多,宝宝就成长的越快,而是,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式,宝宝才能健康的成长。

中国有不少婴幼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与家长先咀嚼,或用嘴吹凉食物后再喂食有关。幽门螺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常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儿童口腔接触了带菌的唾液就会感染。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一般很难被机体清除而慢慢变成了慢性感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从而出现厌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其中腹痛以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痉挛性腹痛多见。此外,有些患儿还可能出现消瘦,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由于胃病会长期持续、反复发作,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小儿胃病也需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当宝宝已具备较好的咀嚼和消化食物的能力时,家长就应该让宝宝自己咀嚼食物,这样不但可以促进牙齿、颌面肌肉骨骼发育,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咀嚼和吞咽的良好习惯。另外,给宝宝喂食时一定要用宝宝的专用餐具,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应选择细软的食物,避免给宝宝喂食生硬、粗糙、油腻或过于刺激的食物,并注意多样化搭配,既保证营养丰富均衡,又避免宝宝因为食物单一而产生厌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害

        1、幽门螺杆菌可以作为胃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消化性溃疡、胃炎的主要原因,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来说,治疗首要就是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否则治疗相对困难。

       2、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在水中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3、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